关于呈报《市民政局2018年工作总结暨2019年重点工作》的报告
卫民发〔2018〕147号市人民政府:
根据《关于报送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局2018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19年重点工作报告如下:
一、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效能目标任务,狠抓责任任务落实,全面完成年度各项任务,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困难群众生活有效保障。低保救助规范进行。积极利用多部门信息核对机制,加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核对,努力提高救助对象确定的精准度和救助水平,对全市2006户、2101人申请社会救助的家庭开展家庭经济状况核对,通过信息比对和调查,筛查出842户、901人不符合申请低保条件,信息检出率分别为41.97%、42.89%,组织开展农村低保集中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治理“人情保”“关系保”“错保”“漏保”,共清理退出低保11056人其中,城市1213人、农村9852人,进一步规范经办服务程序,确保救助政策落实到位,及时提高保障标准,确保困难群众生活。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70141户、87312人,累计发放低保金33581.18万元,特困对象2153户、2451人,发放资金1460.25万元,医疗救助12.87万人次,救助资金5728.46万元,临时救助3.81万人次,资金2981.28万元。
残疾人专向救助效果明显。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缓解残疾人存在的实际困难,全面落实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补贴发放范围,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3.81万人次,累计支出资金4540.17万元(其中生活补贴2851.6万元、护理补贴1688.57万元),切实缓解残疾人家庭的生活困难。
减灾救灾扎实推进。修订完善县(区)、镇(乡)救灾应急预案,重新审定核报市、县、乡、村四级灾情信息员561名。全年发生灾害8次,共造成全市24个镇(乡)9.9万人受灾,受灾农经作物22587公顷、成灾17153公顷、绝产6106公顷,倒塌房屋64户160间,严重损坏房屋202户427间,直接经济损失8810.8万元。及时下拔救灾资金3965.58万元,救助灾民29.93万人。加强救灾资金监督,对2018年县区及镇乡救灾资金结余情况进行了专项核查。组织开展了5.12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共发放应急救助指南5200份、宣传手册5600册、宣传单73000份、防灾减灾纪念品2500份,参加应急演练人数达40余万。做好“全国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沙坡头区向阳社区、中宁县宁新社区被评为2018年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组织开展了“千场防灾减灾教育宣传进社区”活动,全市100个社区同步完成培训活动,近5000余名群众接受培训。开展了“社会福利机构防灾救灾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活动”,全市18家社会福利机构按照“五个一”要求完成培训。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全市两家仓库共储备救灾物资8 种 2300件,价值5000余万元,满足一般性灾害应急需要。
社保兜底任务超额完成。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制度有效衔接实施方案》,争取社会救助资金59531万元,从1月份起,将农村低保标准由3150元/人.年提高到3800元/人.年,城市低保由每月440元提高到560元。对全市从事民政低保救助和扶贫工作的500余名干部进行了专门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低保兜底工作能力。认真开展民政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整治,严肃查处民政低保兜底工作中的违纪问题,促使民政干部依法依规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全面完成兜底保障任务。2016年至2018年间,全市建档立卡户中共应纳入民政社保兜底35874人,其中, 2018年社保兜底任务为6271人,实际纳入8328人,完成任务的132%。
人性化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认真落实《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从临时生活用品、医疗、返乡等方面,努力为生活困难的流浪乞讨人员分类提供人性化的帮助,年内共出动救助车辆153次,发放救助物资61件(套),发放饮用水412人次、方便面504人次、面包等食品158人次,共救助398人次(包括未成年人5人次),救助金支出172802.03元。为查找不到家庭户籍的19名长期滞留人员,发布寻亲公告,帮助4人查找到了家庭户籍并护送返乡,剩余的15名查找不到户籍的人员办理了沙坡头区集体户口、身份证和医保卡,享受特困供养待遇。
(二)社会组织发展质量提高。严格审核把关提高登记质量,全市共登记社会组织640个。协同市公安局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督促社会组织履行“依法行政、加强管理、严格自律、规范发展”的要求。加强社会组织年检,2017年度应检社会组织236家,实际参检199家,参检率为87.9%,年检合格176家,免检的13家,未检的37家,注销登记10家,撤销登记14家。要求社会组织登记时提交《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承诺书》和《社会组织党员情况调查表》,指导督促其同步建立党组织,全市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397个,覆盖社会组织545个,党组织覆盖率达到85.1%。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争取财政资金64万元,由社会组织负责实施7个针对老年人、“三留守”人员、社区矫正、禁毒戒毒、精准扶贫等服务项目,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壮大。
(三)困境儿童保障力度加大。进一步摸清困境儿童底数,打好关爱保护基础。经核查,全市共有困境儿童9100人,其中,沙坡头区1432人,中宁县1268人,海原县6400人。积极完善保护设施,2018年新建儿童之家114个,其中,沙坡头区38个,中宁县30个,海原县46个,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认真落实提高标准政策,自2018年1月起,对机构养育孤儿、父母双亡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养育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1000元、700元、50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049元、737元、531元,提高标准资金已全部发放到儿童手中。
(四)志愿慈善事业持续发展。开展社工志愿服务。组织中卫市社会工作服务站、中卫市博慧社工服务中心、中卫市温馨一家托养院等20多个社会组织近400余人参加了3.5学雷锋和3.17宣传活动。各社工机构深入福利机构、社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 “爱心温暖包”等志愿服务项目30多场。争取自治区购买社工服务项目资金140万元,实施7个社工服务项目,支持社会工作者发挥专长。登记志愿服务组织656家,注册志愿者人数12.2万人。开展志愿服务网上纪录1013项,服务项目总时长25万小时。发动社会力量回报社会,共接收41家社会企业爱心捐赠款物价值51.9万元,其中,14家企业向社会福利机构捐赠物品价值15.9万元,改善机构内服务对象生活。27家企业向大战场乡宽口井移民村捐赠养殖场建设资金36万元,助力扶贫攻坚。按照第三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情况调查要求,对全市慈善工作从城市基本数据、政府支持、社会捐赠、志愿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考评统计,上报民政部中民慈善组织参与评选。积极培树慈善典型,沙坡头区一碗水协会的刘在环被评为“第二届宁夏慈善榜--慈善人物奖”。
(五)文明殡葬积极推进。清明节期间,开展了以“文明祭祀、生态安葬”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活动,与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发出《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发放宣传单30000份。全面贯彻全国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协同物价局深入沙坡头区各公墓进行调研,联合市物价局下发了《关于中卫市殡葬基本服务收费和公墓价格的批复》,规范殡仪服务收费标准。争取资金15万元,在中卫市鹤岗陵园建成花葬区、树葬区,栽种树木1000棵;在中卫市殡仪馆建成树葬穴位548位,完成花坛葬区一处,安葬骨灰逝者4位;在中宁享泰生公墓建成了骨灰花园1处,安葬骨灰逝者122位。
(六)婚姻登记更加规范加强。进一步规范婚姻登记和收养工作程序,严把好婚姻登记关,2018年共办理结婚登记6720对,离婚登记1849对,补办结婚登记4715条,补办离婚登记192条,婚检率95%,登记合格率100%。办理收养手续2件。
(七)地名管理的作用积极发挥。按照2018年度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任务,及时组织专家评委对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普查信息进行评审验收,输入地名数据库。按照要求做好普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完成《图》《录》《典》《志》的编辑工作,初步实现地名成果转化。制定了《甘肃庆阳市-宁夏中卫市行政区域界线第四轮联检实施方案》和《甘肃白银市-宁夏中卫市行政区域界线第四轮联检实施方案》协调两市各县区,认真实施了联检,确保边界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八)认真做好退役士兵服务工作。全市共有退役士兵14296名,其中,重点优抚对象3453人,全年发放重点优抚对象补助3914.4894万元,定期抚恤补助金1715.16万元,医疗补助181.84万元,现役军人家属优待金 726.01万元,安置补助金1148万元,职业技能培训资金27.2万元,组织17名重点对象外出疗养,对160名退役士兵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65人拿到驾驶证,组织140名退伍士兵参加自治区专场招聘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36名,接收退役士兵289人,为287人发放一次性补助1148万元, 2人安置工作。对过去安置后下岗失业的114退役士兵进行二次安置。对退役士兵进行数据采集,共采集14248 人。
(九)深入推进双拥共建。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慰问活动,帮助解决驻军困难。组织驻卫部队官兵、重点优抚对象400余人观看《沙坡头盛典》,开展领导干部过“军事日”活动。走访慰问驻宁、驻卫部队35个,发放慰问款物价值97.5余万元。协调落实2017年市委议军会提出的驻军问题15项。驻卫部队积极参与地方建设。部队官兵230人次献血8万毫升,极大缓解了市医疗机构用血紧张。投入78.9万元开展捐资助学等活动,与9所学校300名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600余人参加植树,植树10余万棵。1000余人,扎麦草方格10公顷。出动车辆1206台次,抢救疏散被困人员232人,挽救群众财产损失287.1万元。
(十)不断加强村(居)社区治理。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全市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督促县(区)认真贯彻落实;加强社区服务站项目建设,2018年全市新建(改扩建)城乡社区服务站30个,全部建成。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村务公开内容。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统筹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方案》、《中卫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推进方案》和《中卫市村务公开事项指导目录》。组成三个检查组,对全市38个乡镇,102个行政村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进行了督查,组织召开了全市村务公开工作推进会,进一步规范了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和时间。配合市委巡察组对50个重点贫困村民主决策及公开情况进行了巡视,认真查处了各村存在的民主决策及村务公开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各县(区)认真进行整改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印发了《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方案》、《中卫市加强城乡社区协商工作考核办法》,指导县(区)进一步规范城乡社区民主议事程序、会议记录,民主协商的形式,推动城乡社区协商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居(村)民会议或居(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居(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居(村)务公开等制度,为城乡共建共治提供制度保障。深化星级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指导县(区)对2017年和谐社区创评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整改,印发了《社区服务管理职责事项指导清单》和《社区印章使用范围清单》,指导各县区全面推进社区事项准入制度,认真落实社区减负增效,开展服务事项协商,提高服务水平。以星级考评促进和谐社区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自治区考评标准,认真做好2018年星级和谐社区考评工作,共创建二星级社区2个,三星级社区7个,四星级社区17个,五星社区9个。推动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印发了《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推进表》,督促指导县(区)扎实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规范村代会制度运行。指导县(区)统一制作“五步工作法流程图和民主议定事项指导清单”,进一步规范了“五联表”会议程序和记录,配合市委巡察组对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了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严肃批评,要求认真整改,促使各村严格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十一)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能力。制定印发了《中卫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为我市养老事业长远发展打好了基础。建设3个日间照料中心和6个老饭桌,全市共有68个老饭桌、11个日间照料中心、养老床位数达4643张。筹集资金37万元对沙坡头区60岁以上的11000余名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提请市政府研究通过《中卫市康养中心运营方案》,推动中卫市康养中心运营,积极开展公建民营。加快医养结合设施建设。协同市卫计局促使10家养老机构和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建立协议关系,协调有200张以上养老床位的中宁太阳城养老院、中卫市老年公寓建设老年病医院、办理了医疗卫生许可证。督促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对65周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公立医院建设为老服务绿色通道和窗口。筹集资金10万余元对18家养老服务机构进行了慰问,16家社会组织为老人进行志愿服务,对7名孝亲敬老模范颁发了荣誉证书。认真落实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切实维护老年人权益。
(十二)项目建设按时完成。慈爱康复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救灾物资仓库建成。
(十三)争取自治区民政专项补助资金4.23亿元,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任务。
二、2019年重点工作
2019年,我局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民政厅指导下,认真落实各项民政保障政策,全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断积极适应人民群众对民政事业发展的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逐步提高保障对象的精准度和保障水平,加强低保与扶贫制度衔接,及时将因病、因灾返贫的建案立卡困难群众纳入民政社会救助,切实发挥低保兜底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救助管理机构内部管理,细化工作措施,及时准确施救,确保流浪乞讨人员生命安全。
(三)认真做好减灾宣传、应急演练工作,加强灾情核报,及时安排救灾资金,保障灾民生活。加强救灾物资储备管理,提高自然灾害的救援能力。加强救灾款物监督管理,确保专款(物)专用。
(四)规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确保社会组织发展质量。加强执法检查,引导社会组织形成规范运作、公平竞争、信息公开、自律保障的良好机制,逐步提高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
(五)加强“儿童之家”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示范区”建设,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和保护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通过政府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进一步加大关爱服务力度。
(六)指导县区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力争全面完成普查任务,形成完整、准确的地名属性和图形数据库;加大成果转化、出版《中卫市图、录、典、志》等作品,推动普查出成果,积极发挥地名管理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七)建设中卫市殡仪馆公益性骨灰堂,支持建设生态安葬设施,提倡火葬、树葬、草坪葬和骨灰撒散等文明葬法,加大奖补力度,引导群众逐步采取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推进殡葬文明改革。认真落实《民政部婚姻登记规范》,确保登记合格率达到100%。
(八)进一步健全完善志愿服务网上登记、注册、记录等制度,大力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深入宣传“团结互助、关爱奉献”的慈善精神及“关爱社会、服务他人”的公益理念,推进城市创建工作向前发展。
(九)全面落实优抚对象补助政策,保障优抚对象生活。认真做好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帮助下岗失业退役士兵实现就业。广泛开展双拥宣传,营造爱国拥军、尊崇军人的深厚社会氛围。
(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努力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深入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村级治理的水平。
(十一)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力度,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敬老爱老、孝老的社会氛围。
(十二)加强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机构安全运营。
(十三)积极配合做好老龄、救灾、优抚业务的划转移交工作。
中卫市民政局
2018年10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