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第136号提案的答复
卫民发〔2018〕81号刘晓宏、但升、马建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全面地成长,根据自治区、市党委政府和区民政厅对留守儿童工作的总体部署,我们认真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现就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是认真安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以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市民政局联合教育、公安、妇联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对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民政牵头,教育、公安、妇联配合及政府部门单位为成员的中卫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能及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构建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教育保护机制,全面推进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二是强化监管责任。实施动态监管,建立了翔实完备的“三留守”人员信息、档案,对“三留守”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全面开展了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对每个农村留守儿童从家庭成员、务工情况、收入情况、监护情况等方面进行详细登记,全方位掌握留守儿童第一手信息资料。共摸排到留守儿童1461人(其中沙坡头区278人,中宁县549人,海原县634人)。按照“边排查、边发现、边报告”的原则,要求督导员每月定期负责定期排查,走访,摸清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等,随时将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或无人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对象统计上报。今年,又扩大保障范围,计划对困境儿童予以保障,经全面摸清调查,中卫市困境儿童共计1062人,其中沙坡头区432人,中宁县336人,海原县294人,针对摸底的数据,全部录入全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保障系统。三是推进“儿童之家”建设。2017年,自治区下达我市“儿童之家”建设任务53个(其中,沙坡头区4家,中宁县22家,海原县27家),去年底已全部建成并运营。所有“儿童之家”全部按照硬件设施“五有”(有活动场地、有仪器设备、有文体器材、有宣传阵地、有特色项目)和软件设施“五全”的标准,在保证活动用房面积不低于40平米的基础上,全部配备了电视、电脑、图书和各类文体器材,打造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阵地,为满足留守儿童的文化娱乐需求,改善留守儿童课外活动条件,营造了一个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温馨家园。在“儿童之家”建设中注重培育典型,中宁县和沙坡头区在今年4月份全区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先进典型经验交流,做到了以点带面,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其中海原县将在2018年做为首批标准化建设验收评比单位。2018年,我们计划全市再建160 个“儿童之家”,其中,沙坡头区64个,中宁县50个、海原县46个,目前,各县区已经安排部署,正在开展儿童之家招标、选址。四是拓展“儿童之家”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儿童之家”阵地作用,在全市445个行政村(沙坡头区167个,中宁县120个,海原县168个)各配备了一名三留守督导员,“三留守”督导员每人每月发放300元津贴,负责管理儿童之家,定期为孩子们开放,为留守儿童开展照看、课业辅导、心理抚慰等多方位服务。同时制定了《三留守关爱督导员考核办法》,对督导员进行评比考核。督导员充分发挥儿童之家阵地作用,积极组织儿童利用室内外各种设施积极开展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了孩子们的业余生活;督导员为每一位留守儿童建立了联系卡,定期与其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取得联系,实施了视频通话,让孩子们与监护人不再有距离感,拉近了亲情关系,使孩子能够安心的生活;加强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五是全面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开展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给予他们更多的社会关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了3个“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项目”开展服务。其中,争取到市政府项目资金10.81万元和市公益慈善基金会5万元,指导中卫市社工站实施了《关爱留守儿童社工服务项目》,为107名留守儿童开展了关爱服务;指导沙坡头区社会保障局利用区福彩公益金7万元在迎水何滩村实施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项目,为26名留守儿童开展了关爱服务;指导中宁县由实施的“中宁县困境儿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对41名困境和留守儿童实施了关爱服务。中卫市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的“中宁县困境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儿童假期成长营活动”在长流水景区开展活动,18名留守.困境儿童在工作人员志愿者的带领下参加了为期3天的夏令营。通过邀请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在活动中体验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偏差,在给予儿童指导的同时,给予儿童成长的自由空间。六是加强农村就业创业。为了更好地满足返乡农民工求职就业和企业招聘用人的需要,减少留守儿童数量,2018年,市人事劳动部门发放《就业创业政策指南》等各类资料2.5万余份,发布微信政策信息900多条,共举办就业援助、“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会5场次,吸纳入场企业479家,提供就业岗位11402个,达成初步意向2845人,为返乡农民工等各类求职人员提供免费服务,同时对接收贫困群众返乡就业的用工单位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七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加大宣力度,系统宣传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理念,传递农村留守儿童心声和情感,引起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引导社会公众奉献爱心,主动参与到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队伍中。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学校法律教育法律进校区活动,增强农村留守儿童法侵害的意识、掌握预防意外安全常识。让在校师生明白自己的权利义务,培养学生法治思维,法治意识,增强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已建成的老饭桌作用,在有条件的村,让放学后的孩子到老饭桌就餐,及时得到关心照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加强留守儿童动态管理。县区、镇、村(居)民委员会对留守儿童经常性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不够。二是引入社会力量不够。对存在内心封闭、焦虑孤僻自卑厌学等各类留守儿童突出问题,引入社工机构参与服务不及时。三是个别留守儿童存在隐患。由于有的临时监护人责任心不够强等原因,使个别农村留守儿童在上学和放学途中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和全程监管不到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及时将符合条件留守儿童纳入管理。指导县区、村(居)民委员会和督导员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做好定期走访、全面排查摸底,及时掌握动态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将空档期儿童及时纳入管理。
2.加强与父母及监护人互动,增强亲子沟通交流。高度重视孩子对于父母亲情的精神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现代通讯手段,加强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
3.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通过政府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力量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和家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
4.加大培训力度和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对督导员进行培训,明确责任,增强督导员与学校、监护人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使留守儿童在学校、儿童之家、家庭无防缝对接,防止出现安全管理空档,防止发生孩子消失在管控范围之外的现象。
中卫市民政局
2018年7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单位:中卫市民政局 联系电话:0955-7063015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