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101号提案的答复
卫民发〔2022〕65号九三学社中卫市总支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完善我市低收入人群兜底保障机制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该提案共提出具体建议4条,由我单位负责办理的4条,目前已办结。具体情况如下:
第1条建议办理情况:明确部门责任,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不断完善“8+1”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会救助制度由分散的单项救助转变为综合的救助体系,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更加密实牢靠。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印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中卫市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充分调动住房、教育、人社、医疗等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的积极性,推进工作落实,形成救助合力。二是健全完善政策举措。为落实自治区“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要求,根据自治区“七大战役”和市委、市政府“六大提升行动”等有关落实民生保障任务,印发了《中卫市基本民生保障战工作方案》《中卫市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15条措施》,将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每人每年5520元;机构内养育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为全市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体,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600元。落实物价补贴联动机制,强化因疫情、失业等生活困难人员临时救助,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三是强化部门合力。充分发挥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开展协同救助,运用大数据优势,加强与医保、教育、公安等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定期开展信息交流和数据比对,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研究讨论困难群众遇到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针对性引导申请教育、住房、就业、医疗等专项救助,实现了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
第2条建议办理情况:落实救助政策,保障基本生活。一是统筹使用好社会救助资金。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规范运行流程、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社会救助资金规范有效使用、安全高效运转,按月足额发放救助金。截至目前,共发放各类救助资金58396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5.75万人。其中,城乡低保对象87249人34154万元;高龄津贴对象7778人2583万元;特困供养对象1886人1578万元;临时救助18971人3066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40181人次5088万元;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434人1577万元;发放节日补贴、一次性生活补贴、价格临时补贴共计10350万元。二是加强疫情期间临时救助。“9.20”疫情发生以来和秋冬临近,我们多次下通知要求县(区)加大疫情期间困难群众摸排和临时救助力度,及时解决困难群众诉求,保障好其基本生活。疫情防控期间,共临时救助5818人1021万元。其中,对主动摸排发现的独居老人、残疾人、失业人员等665人发放临时救助金92.23万元,为1233人发放价值9.3万元的生活物资。三是加强特殊困难群众救助。持续对“寡、鳏、孤、独、残”及重度残疾,失业待业,在校学生,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等群体动态监测,加强数据比对,做好入户核查核实,及时掌握他们家庭情况,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等社会救助范围。截至目前,全市农村低保对象7.19万人(其中:老年人2.96万人、未成年人0.64万人,残疾人1.13万人),发放资金26205万元。
第3条建议办理情况:健全监测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一是加强与乡村振兴、医保、残联等部门数据信息共享,主动开展数据筛查,提前发现并识别致贫返贫风险人口。通过对重病患者、重残人员、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建立预警监测台账,定期进行数据对比、入户核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救助,有效阻断返贫致贫风险。截至目前,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分别纳入农村低保621人、564人、807人。二是持续对低收入群体动态监测,规范优化办理程序,按政策规定认真核查核实困难群众家庭情况、精准认定救助对象、及时录入救助系统,督促县(区)民政部门对每月新增的农村低保对象、分散特困供养人员花名册及时推送到同级乡村振兴部门,按程序纳入监测对象。目前,已推送新增农村低保对象信息4894条,新增特困供养人员信息119条。
第4条建议办理情况:强化宣传引导,实现应知尽知。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印制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卡册,详细解读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低保边缘家庭等社会救助政策的标准、申请条件、审核、审批等环节及相关政策、法规,并当场接受群众咨询,确保群众了解掌握救助政策。在市政府网站公开《中卫市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15条措施》并进行了图解,召开了社会工作推进情况新闻通气会,公开了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电话。坚持救助政策、对象、标准和金额公开,每月在网站、镇(乡)、村(居)公开民政救助资金发放有关信息,并根据动态管理情况及时更新,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我们虽然在低收入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贵委提案中所提要求还有一些差距。下步,我们将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认真落实低保、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政策,加强规范管理、动态管理,加大疫情期间困难群众救助力度,健全完善基本生活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机制、主动发现快速响应机制、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谢谢贵委对民政工作的支持!恳切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中卫市民政局
2022年11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