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农业农村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文件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17/2021-00033
文  号:
卫农发[2021]44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
市农业农村局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21年04月16日
标  题:
关于印发《中卫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卫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卫农发[2021]44号

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局属相关单位、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切实改善我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现将《中卫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卫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4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中卫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切实改善我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特制定《中卫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安排部署,坚持生态优先、全面协调、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农业投入品减量化、高效化以及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守住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加强农业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政府统领、科技支撑、多措并举方式,为推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先行市作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有效保障。全市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实现减量增效,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0%以上;农用残膜回收率达90%以上;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90%以上;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持续推进化肥使用量减量增效

1.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林果为重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专业化农业服务组织为平台,全面推行测、配、产、供、施一体化服务,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加大补贴力度,因地制宜通过政府采购、农企合作推广、农户按配方自行采购等多种形式,推动配方肥使用。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全覆盖,化肥使用量由目前的19.03万吨减少到17万吨以下,化肥利用率由目前的40.62%提高到43%。

2.加快肥料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增加施肥种类,改进施肥方法,示范推广缓控释肥、水溶肥、生物肥等新型肥料,推广叶面喷施等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当季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结合粮经轮作等耕作制度创新,集成推广种肥同播、机深施、水肥一体化等科学施肥技术,开展多地域、多类型、多作物的土壤培肥和化肥减量示范。从2020年起,每年新增推广应用肥料新产品、新技术10万亩,2025年推广面积达到50万亩。

3.加大商品有机肥推广力度。加强商品有机肥监管,制定商品有机肥生产标准,规范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严格市场准入,深入实施商品有机肥推广检测制度,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田间到地头,防止抗生素、重金属污染。全面推广落实《中卫市有机肥替代化肥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内容,扩大秸秆、沼液、绿肥等其它有机养分替代效应。扩大无害化处理畜禽粪污和有机肥料应用范围,从2020年起每年新增20万亩,到2025年,有机肥料施用面积达到140万亩。

4.加强土壤环境和化肥农药使用监测。建立土壤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在永久基本农田内增加布设国控监测点和省控监测点数量。建立化肥农药使用调查监测体系。广泛开展化肥农药使用调查监测工作,设立有代表性的监测调查点,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加强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确保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加强安全利用类耕地管控,采取调整种植结构、增施有机肥、农艺农技融合等措施,提升耕地质量。

(二)持续推进化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1.全面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健全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按照先进、实用的原则,建立田间监测网点,配备自动虫情测报灯、自动计数性诱捕器、病害智能监测仪等现代监测工具,布设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40个。完善农作物和有害生物信息监控系统、气象预测预报和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力争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

2.着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着力推进以“性诱”技术为核心的非化学防治技术措施,积极推广应用病虫害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不断扩大统防统治覆盖面和种植散户的覆盖率。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器、多旋翼无人机、风送式喷雾器等现代植保机械,采用低容量喷雾、静电喷雾等先进施药技术,提高喷雾对靶性,降低飘逸损失,提高农药利用率。到2025年,建立自治区级绿色防控示范区10个,每年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覆盖率达到50%以上。

3.积极开展精准施药技术示范。制定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推荐目录,示范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采用种子、种苗、土壤处理技术等预防措施,减少中后期农药施用次数,对症用药,促进农药减量增效,提高防治效果。引导病虫害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购买和应用新型植保机械,实施病虫害针对性施药技术,提升作业效率和防治效果,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的目的。到2025年,全市建立精准施药核心示范基地3个,核心示范面积15万亩,主导产业区新型、高效喷雾器的推广应用率达到90%,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3%。

4.建立健全农药等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实施农药定点经营许可制度,严格落实“谁经营、谁回收、谁处置”的主体责任,加大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力度。完善农药经销店、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农资经营单位折价回收、有资质的环保单位规范化处置”的方式,逐步完善农药等包装废弃物“统一回收、集中处置”的运行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农药等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安全处置费用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到2025年,基本实现农药等包装废弃物全部安全回收处置。

(三)持续推进农用残膜回收利用

1.加大投入,全面强化农用残膜回收利用。坚持以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结合的原则,规范农资销售市场,严禁生产和使用厚度0.01mm以下地膜,大力推广使用厚度为0.012毫米以上、耐候期大于6个月、抗拉强度性能好的地膜,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地膜,提高覆膜标准和质量,降低农用残膜回收难度。鼓励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乡(镇)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站(点),采取以旧换新、以物换物等方式全年开展农用残膜回收。全市旱作节水农业示范项目县(区)要建设农用废弃地膜加工企业,覆膜面积10万亩建设1家加工企业,开展农用废弃地膜的回收加工及再利用。鼓励引导加工企业在覆膜面积2万亩以上的乡(镇)建立回收网点,确保项目县(区)残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到2025 年,全市农用残膜回收率由目前的85%提高到90%以上。

2.建设残膜污染治理示范区。通过政策支持、财政补贴、市场监管的方式,推进建设地膜污染治理示范区,采取标准膜使用、残膜回收、生物降解等措施,示范推广先进高效的残膜污染防治技术,实现残膜零污染。

(四)持续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1.积极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依托养殖业发展,加大秸秆转化饲料的利用力度,以订单生产为主要方式,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实施好国家粮改饲试点项目,大力推广全株玉米青贮和秸秆压块打捆等实用技术,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到2025年,秸秆饲料化利用总量达到80万吨。

2.大力实施秸秆还田。实施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以主要粮食作物秸秆为重点,推广使用秸秆粉碎还田机、稻麦联合收获机、玉米联合收获机、青饲料收获机械。在引黄灌区推广水稻留茬还田和玉米秸秆粉碎深翻还田等技术,中南部旱作农业区推广覆膜玉米秸秆腐熟堆沤还田,采用生物菌剂快速腐熟还田和秸秆堆沤还田技术模式。到2025年,全市秸秆留茬还田面积达到50万亩,综合利用率由目前的85%提高到90%以上。

3.全力遏制秸秆禁烧。加强秸秆焚烧督查管理,禁止焚烧秸秆和杂草、枯枝落叶等杂物,制定相关的管理考核办法。各地级市人民政府要出台禁止农作物秸秆、垃圾露天焚烧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市、县(区)政府、乡(镇)、村(社区)分片包干制度,层层落实禁烧责任制,建立秸秆禁烧长效机制,加强对农村秸秆禁烧的常态化监管。

(五)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1.严格落实县(区)属地管理责任。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要依据本县(区)政府制定的《禁养区划定方案》,严格执行《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明确禁养区域监管职责,保障禁养区域管理制度化、长效化。

2.继续推进治污配套设施建设。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一是支持规模养殖场(小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新(改)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推行“三改两分三防再利用”措施,即改水冲粪为干清粪、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输送为暗沟输送,固液分离、雨污分流,储存设施防渗、防雨、防溢流,粪污无害化处理后资源化利用。中宁县要利用好养殖大县整县推进项目引导优势,沙坡头区、中宁县落实畜禽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配套实现全覆盖目标;海原县要捆绑发展肉牛相关扶持政策,落实好养殖场基建、治污设施“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验收”推进措施,有效推进畜禽治污设施建设。二是积极引导畜禽粪污集中处理项目建设,分区域规划、政策引导,完善区域内集中处理设施配套建设,缩短畜禽粪污收运成本,引入市场化运营、常态化处理机制。三是督察与宣传工作并举,营造“谁养殖、谁治理”的畜禽治污氛围,明确养殖户治污主体责任意识,和违规奖罚机制。杜绝畜禽粪污乱排乱堆现象。

3.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开展畜禽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创建,支持标准化升级改造,提高适度规模养殖。组装配套先进工艺和清洁养殖实用技术,推行精准化管理,降低养殖污染物排放。推进“物联网+现代畜牧业”发展,加强养殖全过程监控,提高生产管理和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创建国家或自治区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引领和示范带动标准化生产,扎实有效推进粪污治理和养殖环境的改善。

4.扎实推进粪污综合利用。宣传和落实畜禽粪污处理机械纳入农机补贴和畜禽粪污运输补贴政策。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一是强化项目建设和管理。沙坡头区要积极帮助阜康、普添科生物有机肥料项目继续完善并扩大运营,引导带动周边畜禽养殖场(户)全面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二是中宁县要帮助完善宁特公司的三个粪污综合处理中心相关配套设施及运营机制,尽快投入生产,解决散养集中区域畜禽粪污治理难题。三是继续推广香岩集团、正通牧业种养结合的循环发展模式,鼓励规模化养殖场延伸产业链,进行畜禽粪便就地加工利用,减少畜禽粪污在转运途中的二次污染。切实推进畜禽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责任到位、统一配合、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二)加大资金投入。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要不断拓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经费渠道,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落实好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统防统治补助、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政策与项目。加强项目和资金整合,在不改变用途和管理要求的前提下,集中捆绑使用,重点投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用残膜回收、农药包装物和农村生活废弃物回收处置等项目建设。要完善投融资体制,拓宽市场准入,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等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三)加强督查考核。市、县(区)要组织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情况跟踪督查、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工作不力或未按照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及时通报批评。要建立考核考评机制,对各县(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评促,督促各项任务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及时总结经验和查找问题,确保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