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农业农村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信息

中卫市念好人才“引、育、树”三字诀 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2024-11-21 来源:中卫市农业农村局
字号: | 打印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中卫市聚焦畜牧业“三大体系”建设,认真落实“才聚宁夏1134行动”,深入实施“聚才兴业”工程十项行动,念好人才“引、育、树”三字诀,不断推动畜牧业管理人才、经营人才、技术人才全产业引进、全方位培养、全过程使用,赋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搭平台引才借智。建成中国(宁夏)良种牛繁育中心、西海固高端牛研究院、光明牧业宁夏奶业科创中心等“产学研推”一体化平台,用足用好人才政策,引进、聘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首农、光明牧业等知名高校、企业专家30余名,围绕良种繁育、饲料营养、病害防控等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重点环节,开展技术研发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广,培育出同期国内排名第一的“宁京1号”种公牛,累计生产各项指标优于国家标准的冻精91万支,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20余万个,打造肉牛繁育、育肥及标准化示范点60余个,提供日粮配方1188套,肉牛整个育肥周期多增重50kg以上,带动奶牛牧场年单产提升709.82 kg/头。

多渠道育才兴业。以行业优秀骨干人才为“头雁”,坚持“师带徒强技能,传帮带共成长”的人才本地化培育思路,不断夯实畜牧业人才队伍基础。采取“项目+技术人才+基地”人才锻炼培养模式,引导技术人员主持或参与实施各类科技攻关和成果示范转化项目50余个,发表论文40余篇,获批专利15项;打造“塞上农业专家”工作室3个,吸纳具有较强培养潜力、较强团队合作精神的青年技术人才20余名组成技术团队,开展技艺交流、提升科研水平、引领技能研发、培育人才队伍,着力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建成“海原农业云课堂”,注册学员1.7万人,开展肉牛养殖技能网络培训,力促村村有技术骨干,户户有养殖能手;采取“政校企”三方合作,与光明牧业合作在中卫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畜牧专业,招收畜牧专业学生4届130余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44.52亿元,同比增长14%,拉动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4.8个百分点,畜牧业规模效益、技术效益和质量效益同步提高。

育典型树才聚力。坚持“有为者有位,优秀者优先”的优秀技术人才选树导向,激发技术人才干事创业激情、活力,凝聚立足岗位、服务产业发展合力,大力选树优秀技术人才评优选先做标兵。近年来,中卫市2人获评全国农业先进个人、4人获评自治区塞上农业专家、8人入选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择优遴选3名优秀技术骨干牵头领办中卫市“名家工作室”并在三年培养期内每年支持2万元用于技术人才培养,3名优秀青年技术人才入选中卫市“智创未(卫)来”人才,10余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获得职务职称晋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