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卫市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聚焦科技赋能、市场拓展与联农富农三大方向,统筹推进生态治理与产业振兴协同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9.56万亩,形成以枸杞为主,小茴香、金银花、黄芩、银柴胡、板蓝根等多品种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中卫阳光沐场农牧有限公司以“生态修复样板间、产业转型试验田”为定位,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探索出可复制的生态富民路径,为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提供了示范。
坚持科技引领、逐“绿”而行,夯实产业发展“硬支撑”。中卫阳光沐场公司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等科研机构,构建“一园四区一院一站一中心”产业体系,攻克砂地金银花种植技术难题,自主研发高产抗逆品种,获得14项专利及2篇学术成果。通过数字化种植与智能化管理,荒漠化土地植被覆盖率从30%跃升至60%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15%—20%,年固碳量达2吨/亩,实现生态修复与经济效益双赢。
延长产业链条、做优品牌,激活产业发展“源动力”。中卫阳光沐场公司将产业链延伸至金银花茶、纯露、保健品等领域,年加工产能超500吨,产品附加值提升30%—50%。依托“赛金堂”品牌,通过“三无一全”质量认证及“线上+线下”融合营销,产品覆盖全国并拓展至“一带一路”沿线市场。2024年,砂地金银花亩产值达6000—9600元,企业营收3800余万元,精深加工产品利润率超30%。
壮大集体经济、联农富农,推动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创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科技”模式,建成2500亩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周边1万余亩,培训农户725户,实现季节性用工3万人次,户均增收8000—12000元,部分农户年收入超5万元。2024年带动发展订单农业1.2万亩,销售金额达1450万元,助力8个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未来3年计划新增种植面积1万亩,建设智能化加工中心,推动更多农户嵌入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