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卫市坚持以全产业链思维擘画肉牛产业发展蓝图,抢抓自治区持续推动奶牛肉牛产业“稳增长促转型”纾困政策机遇,打出政策扶持、科技赋能、链式升级、绿色转型组合拳,扎实推动“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重点任务落实,今年一季度全市肉牛饲养量26.86万头,出栏量4.76万头,同比增长12.4%,实现全产业链产值16.3亿元。
政策护航稳产能。以自治区推动奶牛肉牛产业稳增长促转型等一揽子政策措施为依托,市、县(区)联动,精准构建产业政策支撑体系,筹集各类资金4533万元,从基础母牛调运、见犊补母、良种体系建设、屠宰加工等方面予以奖补支持,推动肉牛产业。截至目前,全市补助调运基础母牛0.76万头,补栏肉牛0.64万头,出栏肉牛4.76万头,通过招商引资、租赁合作等方式盘活闲置肉牛养殖场2个,5个新建改扩建肉牛标准化养殖场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肉牛产业纾困政策措施的拉动、撬动效应逐步显现。
科技支撑强根基。加快推动中国(宁夏)良种牛繁育中心提标增效,累计生产优于国家标准的冻精103.2万剂、胚胎657枚,5头种公牛跻身百强,种公牛站排名全国第七、西北第一、宁夏唯一,海原崛起为中国肉牛育种新地标的进程不断加快。依托西海固高端牛研究院、塞上农业专家工作室、“海原肉牛产业网络学堂”等平台、载体,建立“线上线下联动,培训观摩同步”的多形式本地人才“传、帮、带”培养模式,树立技术推广标兵,培育民间养殖高手,累计培育培训各类技术人才200名。加快推进肉牛产业数字化,中卫智慧畜牧大数据平台、海原肉牛产业信息化平台建成使用,接入奶(肉)养殖场33个,完成牛脸数据信息采集11万头。
链式布局提质效。落实肉牛屠宰加工销售政策支持措施,引导海原海润、宁夏夏华等肉牛屠宰加工企业提升屠宰加工产能、提高精深加工比例、拓展预制菜品开发等,今年一季度全市肉牛屠宰率达到13%,精深加工比例26%,同比分别增长68.8%和62%,牛系列深加工肉产品销售额达到1200万元。着力弥补肉牛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海原烩牛杂》《预包装海原牛杂原材料加工规范》《海原牛杂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海原牛杂生产质量评价规范》四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吃干榨尽”式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强化市场营销推介,在深圳举办海原肉牛产业推介会,成功签约项目11个8.6亿元;六盘山西牧在香港打造海原牛肉店,“西海固”区域公用品牌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海原牛肉端上了全国两会和中亚峰会餐桌,成为撬动高端市场的靓丽名片。
下一步,中卫市将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持续推动奶牛肉牛产业稳发展促转型纾困政策措施安排部署,以推进肉牛产业产区现代化、加快推进规模化养殖、培植发展种源经济、做强做优流通加工、强化品牌宣传推广、加强全产业链信息化建设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高端肉牛生产和良种肉牛繁育大基地,着力构建肉牛产业“三大体系”,为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牛”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