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乡村振兴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10/2020-00119
文  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责任部门: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20年12月24日
标  题:
精准扶贫 就业先行 ——市人社局行业扶贫工作报告

精准扶贫 就业先行 ——市人社局行业扶贫工作报告

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高度重视就业扶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我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市决策部署,采取“三五六四”工作模式,聚焦就业扶贫、人才扶贫、技能扶贫、社保扶贫,全面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同时面对今年疫情防控新形势,建立重点企业用工监测、信息共享、点对点帮扶等工作协调机制,着力保主体稳就业,以决战决胜姿态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人社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夯实三大基础,推进行业扶贫扎实稳步开展

一是夯实组织基础。今年4月,市人社局成立了行业扶贫挂牌督战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了3个督战小组,每个督战小组分片督导就业扶贫工作,不定期到县(区)的督战村开展实地调研,了解督战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及时协调解决,切实强化督查,传导和压实责任,建立高效工作运行机制,确保行业任务扶贫扎实稳步推进。

二是夯实政策基础。紧抓逢集赶会有利时机,在乡镇集市开展“四送下乡”活动,现场设立政策宣传点,发放宣传彩页、口袋书,为群众面对面解读政策。借助网上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等方式大力宣传交通补贴、劳务补贴、劳务经纪人奖补、“铁杆庄稼保”等就业扶贫优惠政策,并利用微信公众号留言功能、政策咨询热线解答群众问题,让贫困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今年以来,共发放宣传资料6500余份,发布政策信息2200多条,为7家驻外劳务工作站发放以奖代补20万元,筹措20.9万元为7家驻外服务中心和天马务工基地配备办公设备。

三是夯实服务基础。做到三个坚持。坚持精准服务,依托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对贫困劳动力开展一对一帮扶;坚持持续服务,持续向贫困劳动力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坚持稳岗服务,帮助贫困劳动力稳在企业、稳在本地。精准对接,让贫困劳动力既能“出得了村门”,又能“回得了厂门”。针对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在疫情严重时期,就业岗位不稳和门难出、路难行的情况,通过开展“点对点”服务、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机制,全力推动安全平稳返岗。组织用工集中地区和集中企业开展“点对点”的农民工专车(专列)共2291人(其中465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利用微信平台、村务公开栏、“就业直通车”微信小程序、专场招聘会等形式向贫困群众即时推送,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搭建起快速对接的平台,召开线上线下就业扶贫专场招聘活动8场(市本级3场,中宁县2场,海原县3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7312个,当天达成初步就业意向733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02人。

二、搭建五大载体,推进就业扶贫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通过各项措施,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6万人(沙坡头区1678人,中宁县4178人,海原县3017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567%。

一是树立劳务品牌促输转。立足自然条件和产业优势,沙坡头区立足打造经果林产业,中宁县立足打造枸杞采摘和生猪产业,海原县立足打造建筑、交通运输、特色餐饮、剪纸刺绣产业,共打造7个劳务品牌,成为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的特色品牌,带动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1.62万人。

二是创建劳务基地强聚集。建立驻新疆、内蒙古、福建、浙江等7个驻外劳务服务中心,2019年9月11日在江西南昌挂牌建立了海原县驻南昌劳务服务中心,通过建立驻外劳务服务中心切实加强我县务工人员管理和服务,增强就业稳定性。巩固扩大新疆、内蒙古包头、江西南昌、浙江宁波、青海诺木洪、福建天马微等劳务基地26个,主要从事建筑、种植、餐饮、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行业,带动就业近3万人。

三是培育示范企业带就业。2020年,在原有38个自治区级就业扶贫基地的基础上新推荐中卫市阳光沐场有限公司、中宁县聚源有机枸杞科技有限公司等5个就业扶贫示范基地(共计43个扶贫基地,市本级12个,中宁县18个,海原县13个),累计吸纳2797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四是打造扶贫车间助增收。动员贫困劳动力通过扶贫车间就业,贫困户经过简单培训就能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里找到合适的工作,形成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半小时就业圈”,目前全市48个扶贫车间(今年新建16个,目前沙坡头区10个,中宁县12个,海原县26个)共带动贫困地区劳动力1155人就业(沙坡头区501人,中宁县299人,海原县355人)。

五是加强劳务协作扩规模。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对口支援帮扶机制,强化有组织劳务输出服务,帮助有意愿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愿出尽出。今年,市委常委、海原县委书记徐海宁带队,和福建天马微电子厂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建立天马微务工基地和漳州科技学院培训基地,共向福建开展劳务对接3次,开展闽宁专场招聘会2次,提供就业岗位5500个,向厦门天马务工就业基地输送601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05人。筹集64万元闽宁资金在漳州科技学院开展素质提升培训,共3批次培训劳务基层工作人员、致富带头人、劳务经纪人108人,在中卫、银川、固原等养殖重点企业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创业拓展培训520人。

三、实施六大工程,推进行业扶贫持续深入发展

一是大力实施技能扶贫工程。继续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职业技能培训三年工作计划,按照《中卫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年—2021年)》安排部署,动员乡镇、村委会深入居民家中走访调查,摸清劳动力底数,详细了解培训人员愿望及意向,对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口开展“短平快”式免费技能培训,做到“送教到村、送学到户、送技到人”。今年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精准扶贫培训6511人(沙坡头区610人,中宁县635人,海原县526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217%,主要涉及刺绣、育婴员、中式烹饪、电工、电焊工、瓦工、钢筋工等市场需求旺盛的培训工种。

二是大力实施创业扶贫工程。不断完善创业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创业孵化,优化“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创业服务机制,为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的创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评估、跟踪管理等专业性服务,扶持产业发展,筑牢脱贫根基。同时,加大创业贷款的支持力度,推行“创业贷款+扶贫贷款”模式提升贷款额度,多种方式降低建档立卡户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门槛:采取“三户联保”或有担保能力的2名自然人担保,对经营正常的可免担保;将贫困户申请创业贷款年龄放宽至65岁;对从事第三产业的建档立卡户,只要有创业意向或有可行性创业计划便给予贷款支持;把创业担保贷款送到贫困户家门口,现场受理、调查、办理,将全年创业贷款向贫困户倾斜。2020年,为建档立卡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4笔972.5万元(市本级35笔255万元,中宁县4笔22万元,海原县85笔695.5万元),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自主创业127人,带动就业194人。

三是大力实施人才扶贫工程。一是实行海原县事业单位切块招考政策,降低对学历、专业、年龄、工作年限等条件,将户籍放宽到海原本地户籍。对与海原县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签订了预引进协议在读硕士研究生,在校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按照每人每年1万元给予补贴,有效解决艰苦边远贫困地区事业单位“招人、留人难”问题。二是组织开展“专家服务基层助力脱贫攻坚”专项活动,组织4批次32名高层次专家到海原县开展精准专家服务行,建成海原县电商扶贫专家服务基地1家,开展人才智力扶贫。对海原县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人才在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上按照自治区标准上浮30%执行,促进人才、智力、技术等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三是在海原县、中宁和沙坡头区中部干旱带乡镇实行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立足精准扶贫,制定了《中卫市贫困地区专业技术人才专项培训实施方案》,争取专项资金、对海原县、沙坡头区香山、兴仁及中宁县徐套、喊叫水等乡镇基层农牧、教育、卫生等2661名贫困地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专项培训。不断提升基层技术人才助力脱贫攻坚能力。

四是大力实施易地搬迁扶贫工程。注重转移就业,增加务工收入。广泛搜集就业岗位,开展线上线下专项招聘活动,积极发挥网络平台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多渠道搭建移民群众与用工单位快速对接的平台。紧盯枸杞、金银花等农作物采摘的季节性用工需求,鼓励劳务中介、劳务经纪人组织未就业劳务移民外出务工。截至统计期末,我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1.22万人(沙坡头区1572人,中宁县155人,海原县10507人),800人以上大型安置区2个(沙坡头区1个,海原县1个),搬迁贫困劳动力5877人(沙坡头区977人,中宁县93人,海原县3635人),实现就业4634人(沙坡头区958人,中宁县41人,海原县3635人),69名零就业家庭进行就业援助帮扶,实现了动态清零。注重政策帮扶,就近兜底就业。2020年,充分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帮助684名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家门就业(沙坡头区27人,中宁县3人,海原县654人)。注重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把推进移民技能提升作为促进脱贫增收的主要手段,继续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职业技能培训三年工作计划,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有就业能力和培训意愿的移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转移就业的能力和就业质量。截至目前已组织政策性移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58人,驾驶员培训379人。注重创业帮扶,鼓励自主创业。对有创业愿望、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搬迁移民,根据其需求,积极开展创业帮扶工作,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等个性化服务。截至目前已向70户搬迁移民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95万元(市本级44笔324万元,海原县26笔271万元)。

五是大力实施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工程。充分利用就业专项资金,结合各乡镇工作需要,努力实现大龄贫困劳动力就业有岗位,托底有保障。今年,大力开发乡镇后勤服务、乡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协理员、乡村护林员、道路清洁维护员等公益性岗位923个(沙坡头区120个,中宁县220个,海原县583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六是大力实施社保扶贫工程。不断巩固全民参保登记成果,通过鼓励参保缴费、落实政府补贴和按时足额发放待遇等措施,确保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全部纳入养老保险参保范围。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应参保95551人,实际参保95551人(沙坡头区13857人,中宁县14507人,海原县67187人);应代缴76684人,实际代缴76684人(其中沙坡头区11010人,中宁县11900人,海原县53774人);应发放18867人,实际发放18867人(沙坡头区2847人,中宁县2607人,海原县13413人),实现了参保、代缴、发放“三个100%”。

四、巩固四项措施,确保行业扶贫问题整改到位

通过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返乡创业的方式切实解决“易地扶贫搬迁未落实‘以业定搬,以岗定迁’的原则,贫困户‘两头跑’”问题。

一是精准岗位对接,搭建就业平台。面向市内工业园区及中小企业中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的用人单位,广泛征集提供食宿、适合年龄偏大、文化技能要求偏低等适合贫困劳动者就业的岗位,利用微信平台、村务公开栏、“就业直通车”微信小程序向贫困群众推送就业创业政策及最新的招聘信息。结合疫情防控形势,适时召开招聘会,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搭建起快速对接的平台。今年以来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召开了网络专场招聘会4场,“四送下乡”活动9次,召开现场招聘会5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25万个,当天达成初步就业意向7333人。紧盯枸杞、金银花等农作物采摘的季节性用工需求,鼓励劳务中介、劳务经纪人组织未就业劳务移民外出务工。

二是搭建载体吸纳就近就业。在原有38个自治区级就业扶贫基地的基础上,2020年新打造中卫市阳光沐场有限公司、中宁县聚源有机枸杞科技有限公司等5个就业扶贫示范基地,累计吸纳2797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三是注重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把推进移民技能提升作为促进脱贫增收的主要手段,继续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职业技能培训三年工作计划,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有就业能力和培训意愿的移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转移就业的能力和就业质量。针对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易地搬迁群众,围绕市场需求和贫困劳动力个人意愿,组织参加刺绣、育婴员、中式烹饪、电工、电焊工、瓦工、钢筋工等市场需求旺盛的培训工种。截至目前已组织政策性移民移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58人,驾驶员培训379人。

四是落实创业帮扶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将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返乡农民工等返乡创业重点人群纳入创业能力培训范围,进一步帮助返乡创业重点人群提升创业素质能力,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对有创业愿望、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搬迁移民,根据其需求,积极开展创业帮扶工作,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个性化服务。截至目前已向70户搬迁移民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95万元,全市共开展创业能力培训2666人,其中高校毕业生300人,复退军人77人,返乡农民工416人,共计为648名返乡创业重点人员开展培训。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