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司法局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是对企业最根本的保护”理念,严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要求,不断加强法治建设的统筹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法律服务质效,提高企业法治化水平,不断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持续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组织35个部门对新设证明事项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经梳理,2020年以来均无新设证明事项,7个部门对已公布的57项证明事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查,收集群众反映强烈、切实体现减证便民的政务事项的典型做法,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方向。二是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清理工作。2020年以来,对351件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经清理保留120件、废止145件、宣布失效29件、修改57件。
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线公示各类执法信息3万余条、各类执法案件2000余件。不断加强行政裁决工作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二是强化行政执法活动监督。制定印发了《2022年行政执法监督重点工作》,率先在全区公布了我市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34个行政机关及中央、自治区驻卫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8个部门。选聘了25名行政执法监督员,组建了行政执法监督员队伍。定期向社会公布中卫市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指定专人立案受理举报案件,不断纠正违法行为,目前受理8件案件已办结7件。三是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今年以来,组织全市22个行政执法部门(单位)156人参加行政执法综合法律知识考试工作,通过116人,通过率为74.36%。组织25个行政执法部门(单位)663人分两批次更换了国家统一行政执法证件,对事业编制工勤岗位、退休、调离的67人的执法资格进行了注销,公示了具有执法资格的763人执法信息。
不断提升法律服务质效。一是积极落实首问负责制,不断提升法律援助质量。对专职法律援助律师签订首问责任制承诺书,开展法律援助案件集中回访,对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中小企业法律咨询开启绿色通道,由专人负责解答相关法律问题,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今年以来,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019件,受援5384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915.05万元,初审案卷2099本。二是全力做好合法性审查工作。在重大事项中及时提供法律服务,为企业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从源头上减少政府与企业纠纷、案件发生。截至目前,共审查合同384份,办理涉法性事务63件,对重大决策事项提供合法性审查意见163份。
切实提高企业法治化水平。一是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倡导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公司律师,促进企业依法办事。深入开展“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健全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二是开展法治体检专项服务行动。今年以来,联合中卫市律师协会在全市组织开展50余次律师服务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项公益服务活动。
持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发挥重大时间节点普法宣传作用,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和物品等方式宣传国务院和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共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0余次,派发宣传彩页3000余份、宣传物品1000余份。同时,在“法治中卫”微信公众号推送国务院和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政策解读5期,提高《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知晓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