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司法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08/2024-00170
文  号:
卫司发〔2024〕31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司法局
责任部门:
中卫市司法局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24年09月04日
标  题:
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9号建议的答复

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9号建议的答复

卫司发〔2024〕31号

严静代表、鲁擎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该建议共提出具体建议4条,由我单位负责办理的4条,目前已办结4条。具体情况如下:

今年以来,中卫市司法局深入组织实施法律援助惠民生专项活动,法律援助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从“扩面增量”到“提质增效”的转变,以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法律服务擦亮“法援惠民生”金名片。2024年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379件,受援3998人,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935.8947万元。中卫市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法律援助工作被司法部网站宣传报道。

第1条建议办理情况:已完成并长期坚持。

    一是健全法律援助网络平台,不断提升法律援助供给能力。全市建成法律援助实体平台559个,其中法律援助机构4个(市本级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沙坡头区和海原县法律援助机构为司法行政机关不定级别的事业单位,中宁县法律援助机构为司法行政机关内设机构),乡镇、村(居)等法律援助站(点)555个。推行使用“宁夏公法云”小程序,提供律师在线服务、预约服务、在线办理,实现“云端”维权“不打烊”。

二是健全专门工作站(点),切实维护特殊困难群体权益。全市共设立妇女儿童维权中心、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等14个专门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联合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人社部门、退役军人等多家部门(单位)共同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2024年以来,共办理妇女儿童、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退役军人法律援助案件1087件,挽回经济损失4175.865万元。

三是打造专业过硬的法援队伍,为群众提供精准法律服务。深化法律援助名优工程”,优化调整由社会律师、专职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员组成的法律援助律师128名。建立刑事法律援助律师名录,选取71名执业三年以上的律师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成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律师名录,选取执业三年以上经常办理、熟悉未成年人案件特点的72名律师为未成年人提供民事代理和刑事辩护。规范专职法律援助律师队伍,制定专职法律援助律师管理规范。扎实开展青年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工作,配对16名新执业律师和30名实习律师,分别到11家司法所、5家调委会、2家社区开展工作。

第2条建议办理情况:已完成并长期坚持。

一是优化法律援助机构设施设备。市本级和中宁县法律援助机构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沙坡头区和海原县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配置,具备有接待场所、谈话场所、无障碍服务、便民服务等条件。全市所有法律援助机构、乡(镇)村(居)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均配备法律服务自助机、可视电话,实现线上自助查询。

二是不断提升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发布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告知书,实施法律援助市域通办工作,通过属地异地相互授权和协作,让群众在我市任何一个法律援助机构、乡(镇)村(居)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均能办理法律援助事务。全面推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8项情形不需要提供经济困难证明,16项情形实行经济困难状况告知承诺制。进一步压缩法律援助受理审查时限,对材料齐全、情况紧急的实现当日受理、当日审批、当日指派。开通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等弱势群体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现三优服务”。

三是完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机制。制定《中卫市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案件审批、受理、指派规则》,修订《中卫市法律援助案卷制作、评定、申报规范(试行)》,进一步明确各类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指派、办理、立卷、装订、审查、移交、保管等条件,从源头上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组织同行律师交叉评审案卷,采取一名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一名社会律师方式对全市法律援助案卷进行交叉复审。截至目前,全市共评审法律援助案件1086件。

四是严格落实法律援助信息公开制度。制定《中卫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信息公开制度》,每年1月15日前向社会公开上一年度法律援助资金使用、案件办理、质量考核等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第3条建议办理情况:已完成并长期坚持。

一是为群众提供精准普法。市法律援助中心举办守望成长 呵护未来”法律援助开放日,邀请中卫市第九中学47名师生共同参与。借助开学第一课,为辖区各中小学推送集中宣讲,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宣传氛围。沙坡头区聚焦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新业态群体、宗教人士等重点人群,通过普法早市”、公交车移动普法平台等开展法治宣传、法治讲座。中宁县与法律时空”广播剧合作,录制法律援助法讲解专题音频、局长访谈等节目。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开展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退役军人、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援惠民生”专项活动共计166场次,发放法律援助宣传资料万余份。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组织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和仲裁员、公证员等法律服务人员开展“法律服务团进工业园区”活动,围绕企业风险防控和管理、职工权益维护和保障、预防电信诈骗等专题与企业进行面对面“法律问诊”。优化中卫工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职能,打造集人民调解、劳动仲裁、法律援助、公证服务、普法宣传等事项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中宁县着眼于市场需求及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精准化便捷化,建成全区首个枸杞新业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及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行政复议等一站式法律服务。

第4条建议办理情况:已完成并长期坚持。

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出台《中卫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中卫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工作规则(试行)》,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工作指引》,进一步指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采取清单”方式编制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实现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可视化”管理。市司法局以决策承办单位内部审核机构+政府法律顾问室+司法局”三重审查模式,点对点对重大行政决策承办单位进行指导,对《中卫市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规划》《中卫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编制<中卫市“四水四定”实施方案>》等项目进行了合法性审查。

二是发挥法律援助在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的职能作用。推进法律援助参与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刑事案件依申请法律援助工作和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依法保障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获得辩护或法律帮助。落实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修订《中卫市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工作管理办法》,组织律师在法院、检察院、看守所、人社局等场所开展值班,就近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帮助、法律援助、代书等法律服务。2024年以来,共办理通知辩护案件351件,依申请案件94件,律师值班727次,参与认罪认罚等事项458人次。

三是建立社会矛盾调解机制。聚焦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积极主动开展摸排工作。健全创新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引入各方法治力量主动参与到社会治理中。聚焦行政调解,切实切实践行为民宗旨,设置行政复议接待咨询点”70余个,近年来案件前置调解率达80%,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持续深入推进“人民调解+仲裁+信访”纠纷治理模式,进一步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完善治安调解、诉前调解等多元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切实有效筑牢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2024年以来,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17757人次,调解矛盾纠纷6008件,调解成功5765件。



中卫市司法局        

20249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