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审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信息

党员干部要加强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建设推进“作风建设提升年 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

2019-06-04 来源:中卫市审计局
字号: | 打印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作风,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素质、精神和品格。作风就是行动,作风就是导向。古人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作风即为形象,作风亦是保障。党的作风是党员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影响着社会风气,决定着党的命运,国家前途。优良的作风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艰巨任务的锤炼,长久时间的磨砺。要从小事抓起、从日常管起,从而净化我们的政治生态环境和工作环境。作为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作风的重要性,要认识到自己在党的作风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中的地位,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着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责任。党员干部的形象问题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它直接连着党风、政风和民风,关系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影响党的先进性的保持与发展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干部的素养密切相关,关系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关系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一、坚定信念,提升素质,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先驱。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思想作风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理想信念、政治品质、思想道德的体现。人们常说,不要忘了为什么而出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我们就能以作风之精进、工作之实绩,焕发党风政风新气象。党员干部要树牢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学习,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融会贯通起来学深学透,把人类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共党史等历史知识学深学透。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切实抓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理论文献的学习,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国家大政方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是新时代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载体,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认真践行“两学一做”,时刻不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义务和责任。

新时期,党员干部更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思想作风、抓好工作落实。要谦虚谨慎、扬长补短,把特长、优势发挥出来,把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补上去。要不断提升“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只有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共产党员,才能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担负起人民和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要深入学习思考,深入调查研究,坚持边学边干、学干结合,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多做实事、无私奉献,甘于吃苦、不避难事,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用智慧和汗水做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事、惠民生暖民心的事、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做到学有所获、干有所成。做任何事情都应该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学习优秀榜样和模范典型,学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积极参加民主生活会,补精神之钙,筑信仰之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决不信仰宗教和参加宗教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提高增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的自觉性,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

二、树牢宗旨,勇于担当,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党员干部要把作风建设当作一种自觉行为,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自觉践行。要深怀为民之心,善谋利民之策,常思便民之举,要树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遵循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向人民负责的用权原则,要自觉使权力在运行的过程中为党、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时刻防止权力滥用。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着力解决好“我是谁”、“依靠谁”、“服务谁”的思想认识问题。增强公仆意识,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对人民要耐心,态度要和蔼,做事要尽心尽力,为人民着想,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政策。要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要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变成自觉行动,形成一种工作习惯。要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始终做到密切联系群众、真心服务群众。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群众当作亲人,带着深厚感情走进基层,融入群众中间,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所盼,听取意见建议,赢得群众理解和信任。办好群众的事情是我们最大的责任,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牢作风建设的基石,内因是起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因素,加强自律是作风建设的关键一环。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增强作风建设的动力。坚持勤学习,要学以致用、知行结合,不断增强自身本领和工作能力。要重点掌握新时代的新思想新理念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做到精通自己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理论,将业务知识熟知于心,运用自如。要广泛涉猎计算机、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只有掌握了过硬的本领,才能做好本职工作为民服务。要坚持问题导向,凝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要持续提振干事创业的士气,持续鼓足克难攻坚的勇气,持续强化苦干实干的作风,持续提升落实力、执行力。要多干惠民之事,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要扑下身子,自觉沉到基层和群众中去。 做到顾全大局,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要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着眼细微处,倾听群众呼声,尽心尽力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第一标准。要以当前正在开展的脱贫攻坚为切入点,从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入手,换位思考、体察民情,端正工作思想,转变工作理念,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守护神。爱岗敬业,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只要努力干,就没有干不好的事情。要言必行,行必果,对中央、自治区决定的事情要严格按照规定路径和目标做好,对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要全力以赴攻关,要勇担当,敢作为,兢兢业业,积极主动作为,要身体力行,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投入到开拓创新中,踏实肯干,千方百计按时按要求完成。要拓视野,破难题,跳出惯性思维去探寻思路、走出新路,善于借鉴好经验、好办法,立足工作实际,找准对照标杆,积极开拓工作思路和办法,抓好工作落实。要坚持讲责任,要勇于负责,爱岗敬业忠诚奉献,保持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要坚持求实绩,要重品行、重作风、重实绩,自觉遵守出勤签到制度、值班制度、学习制度、接待制度、财务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用制度严格约束自己,自觉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敢于创新、工作积极、作风务实、创造佳绩。坚持求效率,要事半功倍开展工作,只争朝夕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

三、遵规守纪,严于律己,加强生活作风建设

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对其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至关重要,健康向上的生活作风可以锻炼人,成就人。奢靡腐败的生活作风可以腐蚀人,毁灭人。党员干部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注重培养自己的健康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要自觉抵制“四风”,讲操守,注品行,做到生活正派,言行文雅。保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情趣健康的生活作风,既是党的性质决定的,更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生活准则,良好的生活作风也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是其生活态度、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个人形象等在日常生活中的综合反映。生活作风从侧面上反映着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党员干部在生活上要做到严于律己,洁身自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注重个人品德修养。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自觉,坚决杜绝贪污腐败。奢靡享乐之风的盛行不仅腐蚀干部群体,而且败坏党的形象,影响党的公信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还会对社会风气带来不良的示范。生活上的不正之风正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党员干部如果经不住诱惑,沉湎于奢靡享乐,就容易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离,最终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生活作风有问题的干部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形象不好,受到群众质疑,得不到群众认可,党的相关工作将难以展开。而如果党员干部严于律己,行为高尚,将会受到群众赞扬与支持,从而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党员干部不仅要在工作上尽职尽责,也要在生活中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

党员干部一定要守住道德底线,恪守道德规范,时刻注重自身的言行和个人形象,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自己的政治声誉,保持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心不廉则无所不取,心无防则无所不为。管不住自己的“心魔”,必将为外物所役;顶不住眼前的诱惑,注定会突破底线。党员干部要严守党规党纪,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管好自己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以优良的作风、良好的形象、踏实的行动和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服务于民。要知道“最硬的是法律,最严的是纪律,最需要的是他律,最重要的是自律”。“清越而瑕不自掩,洁白而物莫能污”。党员干部不仅要在工作上尽职尽责,也要在生活中保持健康向上、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用清白、坦荡维护党的形象和威信,永葆人民公仆本色。要在提升工作能力的同时加强生活作风建设,保持健康向上、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严于律己,用积极向上的生活作风维护党的形象和威信,争做思想过硬、作风优良、人民满意的公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