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审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信息

中卫市审计局: 强化审计担当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2020-11-19 来源:中卫市审计局
字号: | 打印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宁夏的重要政治任务。宁夏位于黄河上游,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保护黄河治理黄河义不容辞。以上游精神审计担当建设“先行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审计机关责无旁贷。

一、对标新战略定位,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上

(一)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及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深刻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定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不断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

(二)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审计监督职能。从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的高度,完善审计委员会运行机制,持续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从优化审计职能的角度,强化审计监督职能,理顺监督关系,提升监督能力,进一步促进解决损毁自然资源资产、破坏生态、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以及在环境生态保护工作方面作风不实、敷衍塞责等问题。

(三)谋划审计新思路,明确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审计新任务。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生态保护修复、水资源管理等重点工作,谋划审计新思路,推进“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式。明确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审计新任务,统筹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从审计计划、审计工作方案等方面加强管理,紧盯抓好审核、审理、审定等关键环节,压实审计质量责任。

二、围绕“三个聚焦”,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一)聚焦政策贯彻落实,推动重大战略实施。紧紧围绕推动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关注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保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一是推进中央及自治区《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相关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充分利用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平台,关注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政策落实情况,重点揭示部署贯彻不力、重点改革任务推进缓慢等问题。二是关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任务执行情况。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在于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对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执行能力,以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为落脚点,关注黄河过境段项目建设、生态保护修复、水资源管理等方面任务完成情况。

(二)聚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是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审计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一是强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其任职期间、管辖范围内的职责为主线,摸清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地区重点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情况,对标对表,分析评估水资源达标率、生态保护资金绩效管理等指标体系,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责任情况。二是以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为抓手,围绕建设用地审批征收、供应和使用以及矿业权的出让、转让等国有资源领域,以及危害生态安全、破坏人居环境的重大问题,紧盯重点区域、主要矿种、重点资金、重点地块、重点项目和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制定审计结果运用办法,推进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地落实。  

(三)聚焦专项审计和投资审计,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一是以专项资金审计为突破口,围绕国家财政投入去产能、工业企业结构调整、新能源、能源节约、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内容,对节能环保、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进行审计,反映相关去产能、能源节约、可再生能源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政策目标未实现的问题。二是深化政府投资审计,提升投资绩效。审计要以服务投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绩效、保障投资项目开展为目标,围绕生态治理、农田排灌水和排污水分离工程、城市供热主管网项目等合理开展审计监督,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三、加强大数据应用和人才培养,实现技术建设和人才培养“双翼齐飞”

(一)探索大数据审计工作机制,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审计成果。大数据审计是审计机关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审计中,要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技术。一是成立自然资源资产专家库。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对审计人员素质要求高,同时受技术手段的制约,难以完成对第三方数据监测、整体资源损耗情况、污染排放等情况的审计,需要我们建立特定行业专家库,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二是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环境审计数据库。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不开庞大的基础数据,对宁夏的重要土地、矿藏、水、森林等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并定期进行更新,建立监测数据的交接制度,根据审计需要掌握环境的基础数据,通过数据对比,准确分析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变化趋势。三是积极探索技术应用。加强技术应用,融合地理测绘成果和前沿技术资源,探索使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系统等,不断拓展大数据环境下资源环境审计的深度和广度。

(二)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以自身建设立信,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思辨能力和自律能力。一是明确准入标准,完善审计人员选任机制,积极引进生态环保、计算机等专业人才,改善优化审计干部队伍,实施业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联合审计大学,组织审计基础、能力提升、案例研讨等培训,提升审计干部专业能力。二是以创新规范立业,提高审计人员创新意识。激励审计人员善用新思维、新手段、新方式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审计思辨能力。三是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审计人员理想信念,不断加强审计队伍政治素质和纪律作风建设,积极培育“清廉审计”文化,提高审计人员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