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审批服务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思路
2024年,市审批服务管理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牵引,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进政务服务提档升级,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卫民办·为您办”党建品牌在首届全国机关党建品牌发布展示活动中从全国近3000个党建品牌中脱颖而出,获评“全国机关党建典型品牌”。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有力推进。国务院和自治区安排部署的28个“一件事”已实现线上线下运行,全市累计办理14.4万余件(市本级16个“一件事”,办理41679件),平均压减办理时限80%、申请材料76%、办理环节76%,减少跑动次数88%。“高效办证”全市累计办理1.5万件。市本级大数据项目全流程服务“一件事”在全区率先上线运行,通过建立“六个一”工作机制,为大数据项目提供审批服务24件次,办理时限压减75.6%,申请材料压减41%。
(二)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线下“一扇门”一站办理,推行“无差别全科受理”综合窗口,市本级承接政务服务事项1475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1308项。线上“一网办”服务提速,推进电子证照签发应用,累计入库有效证照24.75万个,85项事项“一证(照)通办”、101项事项“零材料办”。“一线应答”有求必应,创新开展“12345+文旅”“12345+应急”“12345+交管”等特色服务。全年共受理各类诉求20.9万件,接通率、办结率全区第一。
(三)办事流程更加优化。依托自治区政务服务网、“我的宁夏”政务APP,实现584项事项“掌上办”、681项事项网上预约即来即办。政务大厅配置智能自助服务设备20台。设置线上线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协调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08件。在全区率先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码上查”二维码服务。实行工作日延时和周末不打烊服务,大厅服务时间全区最长。今年以来,全市办理政务服务事项49.28万件,“好差评”群众满意度99.98%。
(四)增值服务有效扩展。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开辟企业服务专区,设立“企业会客厅”,为企业提供公司设立、招商引资政策咨询等精准化、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创新开展“五个零”帮代办服务,建立政务服务帮代办专员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先后成功帮助山东济宁兄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卫市飞翔游乐园等企业完成注册、产品出口等审批事项,特别是山东济宁兄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洋葱种植项目实现洋葱出口零的突破。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我们将认真落实自治区、市党委和政府工作安排,紧扣“大规划、大基地、大融合、大发展”工作思路,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提升行政效能,全面助力“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为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推进国务院、自治区部署的2024年28个“一件事”,进一步拓展服务场景、优化办理流程,推动“一件事”好办易办快办。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部署的2025年“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制定中卫市“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加快推进本地特色“一件事”上线运行,并做好市域内复制推广,推动实现“一地创新、多地复用”。
(二)提升涉企服务水平。依托宁夏政务服务网、宁夏168平台,全量汇聚涉企政策信息,构建政策全库。对企业精准画像,将政策与企业匹配并主动推送,实现“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在大厅开设企业服务专区,推动解决企业“经营难”“办事难”等问题。充分发挥帮代办服务机制作用,围绕全市2025年重点项目,协调相关部门畅通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缩减办理时限,保障顺利开工。
(三)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升市、县(区)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打破市、县(区)政务服务跨层级办理、物理空间隔离壁垒。依托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我的宁夏”政务APP,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向银行网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等延伸,推动更多事项就近可办、多点可办。提升“一线应答”质效,深化“1+N”群众诉求排忧解难工作机制,挖掘民意数据价值,强化分析研判、发出预警提示,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四)强化政务服务数字赋能。打造“V政务”(短视频+政务服务)品牌,聚焦热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录制拍摄“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政策解读”“12345在身边”等政务系列短视频,打造集信息发布、政务服务咨询、政民互动、服务便民为一体的“政府在身旁,政务在手上”的服务平台。推出政务AI“数字人”播报系统、“视频帮办”“视频勘验”系统软件,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腿。
中卫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2025年2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