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水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信息

弘扬伟大抗洪精神唱响“为民办实事”主旋律

2021-08-11 来源:中卫市水务局
字号: | 打印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连日来,市水务局结合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赓续弘扬伟大抗洪精神,将当前的防汛抗旱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没有因为时间流逝而褪色,反而更加熠熠生辉。当前正值防汛“七上八下”的关键时期,市水务局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防汛抗旱各项工作中,为全市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生命财产安全、工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驾护航。

压实压紧防汛工作责任,切实做好防汛工作。一是加强排查,及早消除安全隐患。汛前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市的水库、蓄水池、涉河工程安全度汛进行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了整改指导意见,并要求相关单位限期进行整改。督导各县(区)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健全完善应急抢险防御体系和应急度汛预案,做好隐患整改,形成防御合力。二是落实防汛值班制度,保障汛情信息及时传递。从5月10日起,全面启动24小时防汛抗旱值班,同时密切监测雨情、水情等,并通过传真、短信等方式,实时传递信息,确保信息畅通、及时、有效。三是开展演练宣传,提高广大群众防洪减灾意识。7月9日,组织有关部门、消防支队、应急抢险专业队伍举办黄河防洪演练,利用“中国水周”等契机,组织宣传《防洪法》等防汛抗旱知识,有效提高防汛抗旱应急实战的能力和群众参与度。四是积极储备防汛抗旱物资,增强抢险救援力量。市水务局储备编织袋14.5万条、铅丝网片10万平方米、移动泵车5台等防汛物资及设备,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全市共组建5支专业抢险队伍,各抢险队伍签订了人员、机械等应急抢险协议,严阵以待确保险情发生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应急抢险。五是抓好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由市水务局组织实施了黄河七星渠口段、马滩段应急除险工程,海原县开工建设西河与贺堡河应急除险等工程,中宁县完成了石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黄河黄庄段除险加固工程等,沙坡头区开工建设黑山嘴沟综合治理工程,为安全度汛提供工程保证。

强化措施,全力以赴抓好抗旱保产工作。一是强化调度管理,提前开灌供水。针对今年的旱情,沙坡头南干渠4月1日提前开闸放水,沙坡头北干渠4月2日提前开闸放水,南山台泵站于4月2日提前启泵上水,解决中卫工业园区和南山台林果树木的用水问题。旱情发生后,南山台扬水泵站自6月底开始,增开1台备用泵,并启动刘湾补水泵站,泵站超负荷运行,上水流量由常年的7.3立方米每秒,增至9.0立方米每秒,比去年多上水330万立方米。二是加强协调,力争水管部门的支持力度。为有效增强抗旱能力,全市各级水利部门主动向水利厅汇报,主动与各管理处协调沟通,调节运行流量,加大干渠引水流量,合理分配引水流量,共同应对缺水形势,打好抗旱保灌战。三是落实供水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城乡生活用水。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把保证人畜饮水放在当前抗旱工作的首位,合理使用和调配好现有水资源,充分利用现有供水工程,做好受旱区群众生活供水;准备了拉水车2辆,做好为分散住户供水的准备,确保大旱之年受生活用水基本不受影响。同时,为加强供水能力,投资4.72亿元,开工建设中卫市河北地区城乡供水工程;各县(区)投资1.748亿元,建设沙坡头区常乐镇畜牧产业园区供水工程、中宁县2021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结余资金项目等42项供水工程。四是多措并举,努力减小旱情造成的损失。全市各级水务部门灌前全面排查,对渠道、建筑物进行维修养护,有效处置了工程隐患,确保泵站设备安全运行。旱情发生后,市水务局紧急调拨旱地龙130箱,沙坡头区投入100万元购置抗旱物资,用于农作物抗旱;各县(区)组织技术人员到旱情发生严重的地区实地查看,提出生产指导意见,发动群众积极应对旱情,采取补救措施,全力做好抗旱保产工作。

在党史学习教育的激励鼓舞下,市水务局将持续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和旱情变化,以实际行动履职尽责,践行初心使命,为全市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屏障,做到大灾无大患、大旱不减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