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水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市水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中卫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及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各项水利重点工作推进有力。
一、2022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项目谋划成绩斐然。今年,全市水利系统围绕水网体系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等先后4次开展项目谋划储备,共谋划上报项目12类89项,概算投资89.6亿元。争取国家、自治区财政补助项目资金3.54亿元,完成下达任务的101%,预计本月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100万,占下达任务的47%。
二是水利建设投资持续加大。全市组织实施中卫市第一排水沟余丁段人工湿地工程、沙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续建、新开工水利项目56项,总投资37.3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4.84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水利投资12.62亿元,占年度计划任务的85%。水利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水利支撑。
三是压砂地退出生态修复及灌区供水工程步伐加快。截至目前,沙坡头香山兴仁片区生态修复及灌区(一期)供水工程已完成工程总任务的73%,完成投资3.15亿元,其中:管道铺设已完工,红圈子蓄水池已完成任务量的35%,预计2023年9月完工并投入运行。峡门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和峡门供水工程泵站管线消缺工程已编制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了专家审查。海原县西安供水工程已完成工程总任务量的27%,完成投资1.92亿元,一、二泵站计划于2023年4月通水,整体工程计划于2024年4月建成运行。中宁县喊叫水徐套片区生态修复及灌区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已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并组织专家进行了三次审查,正在修改完善,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已初步审核通过;中宁县徐套乡生态移民区2座蓄水池改扩建工程已完工。
(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落细
一是严格水资源管控指标落实。“十四五”期间,对自治区下达我市的13.75亿立方米用水指标,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要求,统筹分配0.9亿立方米生活用水、10.34亿立方米农业用水、0.56亿立方米工业用水、1.95亿立方米生态用水,确保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合理分配到各县(区)、乡(镇)、村(社区),及时下达了2022年第一、二批用水单位(个人)取用水计划,下达计划用水量5704万立方米。二是有序推进水资源超载治理。编制印发《中卫市水资源超载综合治理方案》,明确压减高耗水作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强化工业节水、深化生活节水、推动水源置换等7项措施,督导沙坡头区、中宁县有序推进治理。截至目前,全市已压减高耗水种植作物0.98万亩,新建高效节灌17.84万亩,夏秋灌季农业灌溉水量控制在下达指标之内,预计冬灌水量不突破控制指标,具备了治理销号的条件。近期又委托第三方编制完成了《中卫市水资源超载治理销号评估方案》,已按照水利厅意见组织专家评审,争取年内完成治理销号任务。有序开展自备井封停工作,制定印发了《中卫市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中卫市“罗山、六盘山”关联区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三是强化水资源监管力度。严格落实水行政审批制度,年内受理取水许可申请审批22件。建设水资源在线监测平台,投资380万元升级改造市辖区重点用水企业及绿化计量设施244台,水资源监管能力进一步得到强化。四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格水资源论证和节水评价程序,对《中卫市海兴开发区(2021-2025年)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等6个项目的水资源论证报告进行了技术审查,依法依规对超许可取水的宁夏宇光能源实业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单位)实施了行政处罚。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谋划创新特色节水型社区、企业、学校及机关单位。截至目前,已申报自治区级节水型企业7家,海原县申请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建设已通过自治区水利厅初步验收,待水利部复核评定。二是开展节水型社会创新试点项目。截至目前,中卫市节水型社会创新试点项目已全面完成,已通过国家综合绩效评价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的综合绩效评价;完成了中宁县太阳梁乡新海村分布式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一体化试点项目;积极谋划并申报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项目,目前各项申报工作正有序进行。
(四)水利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水务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卫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及河北城乡供水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宁夏水投中卫水务有限公司与中卫禹兴水务有限公司就北山工业园区中水厂股权收购已达成一致意见,已经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收购协议文本已正式提交双方总部报备,计划年底前完成收购工作。二是农业水价改革全面完成。两县一区农业水价调整和执行方案已批复并执行,基层服务体系全部建立,配套制度已完成8项54条。三是用水权改革持续深化。自全市用水权改革启动以来,通过用水权确权、完善配套计量设施、建立水资源预警机制、规范基层用水管理组织等措施,系统推进用水权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按照“应确尽确”的原则,全面完成工业、农业用水权确权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确权水量7.42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确权水量 6.7626亿立方米,工业企业确权水量5039.46万立方米,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用水权确权水量1544.59万立方米,颁发工农业用水权证、取水许可证703本;全市投资近3000万元用于完善配套设施,提升计量精度,在南山台扬水干渠直开口试点建设计量设施和监控一体化,从严监管黄河取水,推进精准测流监控,确保取水数据实时应用;建成中卫市水资源在线监测平台,建立水资源预警机制,对取用水户水量实时监控,先后对28家用水量临界计划量、超计划量的用水单位下发预警通知单,对超许可取水企业依法处罚;建立36个基层水利服务组织,配置820名服务人员,从事工程管护、灌溉管理、水费计收等工作,不断规范基层用水管理组织,提升农业用水服务水平。沙坡头区作为用水权改革试点区,率先开展工业用水权有偿使用费收缴工作,截至目前,共计收取工业用水权有偿使用费1960万元。
(五)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稳步提升
一是完善工作预案。坚持关口前移,修编印发了《中卫市防汛应急预案》《中卫市抗旱应急预案》《中卫市黄河防凌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了中卫市2022年防汛应急抢险救援演练,进一步提升了水旱灾害风险防控意识。二是实施配套工程建设。投资1.45亿元,开工建设了沙坡头区一排段石墩水沟治理、中宁县张裕沟(国道109至滨河大道段)治理、2022年宁夏清水河(海原县段)综合治理3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实施了沙沟水库除险加固、海原县海子水库、阴洼沟水库除险加固3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黄河徐庄、杨家湖等4处水毁工程进行了应急除险,实施了七星渠口、跃进渠口等抗旱应急工程,提升了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三是抓实隐患排查整治。围绕责任落实、监测预警能力、防洪和涉河工程、物资储备等防汛工作开展了汛前及汛期隐患排查,排查出隐患点59项,并督促各有关单位、县(区)进行了整改;结合全市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多次对水库、淤地坝、山洪沟道等防洪工程和群测群防体系进行了督查检查,并建立问题清单,逐项整改销号。四是强化“四预措施”。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在汛期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加强防汛值班培训,优化预警信息发布和报告机制,规范洪水防御操作流程。依托水旱灾害防御应用系统、微信群、移动云MAS及传真等平台多通道及时向各级防御责任人、人民群众发布预警信息,确保险情发生时,及时得到妥善处置。五是成功应对主汛期强降雨天气。针对今年7月14日和8月13日等多次强降雨过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适时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直达现场指导抢险救灾,圆满完成了强降雨天气应对处置工作,牢牢守住了水旱灾害防御底线,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六是严格涉河非防洪建设项目审批。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审查批复了17项涉河非防洪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确保了涉河非防洪建设项目的防洪安全及河道行洪通畅。
(六)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成效明显
一是有序推进环保督察整改项目。照壁山水库“挖湖造景”问题:已办理土地转让证,取得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通过了取水许可行政决定,待相关主管部门验收复核后核发取水许可证。照壁山湿地超水位运行问题:已将湿地70万立方米污水抽提至中卫美利纸业有限公司1号氧化塘暂存处理,预计11月底可累计暂存150万立方米,将有效缓解照壁山湿地水安全隐患。二是加强河湖生态治理。适时对香山湖、应理湖等湖泊湿地水系进行了生态补水。投资3900万元开工建设了中卫市第一排水沟余丁段人工湿地工程,建成生态湿地319亩。清水河海原段综合治理工程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目前正在准备工程招投标工作。实施了沙坡头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共清淤沟道29.9公里、砌护沟道(渠道)约125公里,翻建或新建建筑物504座、整治绿化湖泊18处,绿化沟道38.7公里,河湖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三是持续开展河湖长制工作。组织召开2022年总河长第一次会议,压实各级河湖长工作职责,全市河湖长巡河(湖)28858次,对黄河、清水河中卫段,中卫市第一排水沟、腾格里湖等重点河(湖)沟道28处断面水质开展月度监测,共检测221点次,合格率达100%。国控黄河下河沿、金沙湾断面水质保持Ⅱ类进出,清水河泉眼山断面、香山湖水质均达到Ⅲ类,区控第一、四排水沟和中宁县北河子沟等断面水体水质达到考核目标,中央大道水系和应理湖等河湖水系均达到Ⅳ类及以上标准,在全区城市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我市入黄排水沟水环境质量位列全区第一。持续开展河湖“四乱”问题清理整治,完成自治区河长办暗访反馈的41个河湖“四乱”问题清理整治任务,累计自查出河湖“四乱”问题及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61个,完成整改销号59个,剩余2个正在整改中,市域河湖面貌、水环境质量稳步向好。
(七)水土流失治理持续推进
一是实施重点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今年以来,投资1.15亿元,实施沙坡头区迎水桥镇营盘水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中宁县红柳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海原县谢塬段塬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沙坡头区(北岔、车路沟I、车路沟II)三座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中宁县东庄子河骨干坝除险加固工程、海原县路沟涧大型淤地坝工程等17个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6平方公里。二是开展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先后对22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进行了审批准予行政许可,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23.58万元;对2018年以来审批的62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进行质量自查,自查结果已上报自治区水利厅;对市本级批复的宁夏中卫宁清沙坡头区麦垛山50MW分散式风电110kV输变电工程等17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并针对检查问题下发了整改通知;对建设单位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后报备的23项(报告书19项、报告表4项)项目进行了资料审核并发放了回执。
(八)安全生产防线全面夯实
一是健全管理机制。制定了《中卫市水务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中卫市水务局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专业监管责任清单》《中卫市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试行)》等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机制,有效促进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制定《中卫市水务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实施方案》《中卫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等方案并严格落实,切实推进水利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巩固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三是开展督导检查。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全市水利行业安全生产督导检查8次,共检查出一般隐患275个,已督促责任单位全部整改完成。督导检查自治区水利厅历次检查反馈问题52个,已完成整改销号51个,整改率98%。市督导检查组反馈问题隐患62个,已全部整改销号,整改率100%。
二、存在问题
一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指标缺口大,用水结构不优,用水效益不高。今年,按照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全市近110万亩压砂瓜全面有序退出,其中35.8万亩耕地要建设高标准农田,其他进行生态修复,需水量近1亿立方米。根据《宁夏“十四五”用水权管控指标方案》确定的用水指标,压砂地全面推出后,生态修复和灌区用水指标还缺近4000万立方米,且社会经济发展工业用水指标也短缺。在全市各业用水现状中,农业用水占比达90.7%,其他行业用水占比不足10%,农业用水占比高于全区平均占比84.8%,农业用水偏高,工业用水偏低。且全市用水效率整体不高,万元GDP用水量是全区平均用水量的1.72倍,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二是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缺口大。压砂地退出3大骨干水利工程需投资24.95亿元,目前,沙坡头香山兴仁片区生态修复及灌区供水工程、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虽已开工建设,但资金缺口在8.5亿左右。
三是防汛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黄河干流、重点支流防洪工程不完善,山洪沟道未进行系统治理,防洪标准偏低,水患风险问题依然存在;水旱灾害防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较弱,监测体系覆盖不全,设备落后,数字化、智能化防汛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三、2023年工作思路及目标任务
2023年,全市水利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立足水利行业工作实际,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一是积极谋划项目储备。紧盯国家、自治区的宏观政策和重点投资方向,立足中卫水利实际,抓好沙坡头区迎闫公路两侧产业区供排水工程、中卫市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项目、宁夏引黄灌区抗旱减灾调蓄工程沙坡头区看透山调蓄水池工程、中部干旱带中宁县喊叫水徐套片区生态修复及灌区供水工程、海原县米湾水库、大沟门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的谋划推进,协助水利厅进一步推进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取得新突破,力促工程早日开工建设。二是加大水网体系建设。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加快推进沙坡头第一排水沟与中宁滨河北路水系、中宁南河子与红柳沟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谋划储备沙坡头南干渠与七星渠补水工程,打通城乡供排水现代水网体系“最后一公里”。三是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加快推进黄河中卫段治理工程、迎闫公路供排水工程、“互联网+城乡供水”、中部干旱带生态修复及灌区供水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并投入运行。
(二)加快智能化、数字化智慧水利建设。借助“云天中卫”“宁夏黄河云”建设,运用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积极探索建立“互联网+城乡供水”管理服务平台、水旱灾害防御“四预”、黄河(河湖)监管、水资源监控调度、水土流失监测等应用体系,实现数字治水产业云,扩大全市河湖、水利工程、水利管理活动等实时在线监测范围,加强信息采集与监测,着力提升水利智能化数字化服务水平。
(三)抓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将水资源消耗控制在承载能力以内。开展全程、全产、全域、全民节水,以农业节水为重点,调动农户节水的积极性,激发农业节水动力,促进农业用水压减,有力推动水资源利用由低效粗放向高效集约节约利用转变。
(四)强化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开工建设黄河中卫段河道治理工程、清水河中宁段及沙坡头区段治理工程,积极争取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立项建设,实施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补齐中小河流、山洪灾害防洪短板,全面提升河流防洪能力。加强专业应急抢险队伍能力建设和水旱灾害抢险物资储备,做好应急抢险设备调试维护,提高水旱灾害应急防御能力。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值守,开展防汛工程隐患排查和整治,做好雨情、水情、汛情的传递和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处置防洪工程险情,确保年内水旱灾害防御态势平稳。
(五)持续推进河湖长制责任落实。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常态化,完善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制度。对已完成清理整治的河湖“四乱”问题,开展现场核查,完善建档验收销号台账。对未完成清理整治的问题,持续开展督查督办,实现河湖“四乱”问题存量清零,遏制增量。
(六)抓好水利改革。全力推进深化用水权改革,加快推进专项配套政策的制定、农业用水权确权、计量监测设施完善、用水权交易市场的搭建等工作,全面盘活用水存量,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继续做好中卫市水务一体化推进工作,积极协调宁夏水投中卫水务有限公司与北控水务、宁夏汇霖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就相关涉水项目的深入合作。
(七)抓好水利安全生产。按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构建的管理体系、制定的管理制度、建立的运行机制、积累的工作经验,持续扎实开展并不断完善全市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在建在运水利工程等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加大隐患整改力度。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督导各责任单位落实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有序开展危险源辨识与管控、隐患排查与治理、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等工作,确保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