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商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计划总结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18/2018-79289
文  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商务局
责任部门:
中卫市商务和经济技术合作局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18年11月02日
标  题:
市商经局2018年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思路

市商经局2018年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思路

现将2018年市商务和经济技术合作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一)招商引资任务指标:1-9月份,全市新建、续建招商引资项目98个,实际到位资金90.05亿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30.02%,自治区下达目标任务的31.54%,预计年底前到位资金110亿元,其中区外到位资金80亿元。

(二)工作措施

1.狠抓机制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讨论制定《中卫市招商引资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和《中卫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建立招商引资工作奖励机制,调动县(区)及市直各部门、社会各界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体制机制;讨论制定《中卫市本级党政机关商务接待管理办法》,建立招商引资工作保障机制,鼓励、支持各县(区)、各部门积极外出开展招商活动。

2.狠抓组织领导,开展专题招商。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9+3”产业专题招商小组,围绕全域旅游、军民融合、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精准招商,外出招商112批次,走访企业253家,客商来卫考察150批次,共获得高铁商圈、旅游生态连城等项目线索100个,正在对接洽谈中化国际锂电池材料、浙江海龟集团特色小镇等项目32个,签约优派莱斯“栖息谷”游养、华润高端肉牛全产链精深加工等项目61个,落地开工恒大集团中卫都市广场、联通数据中心、宸宇环保无害化处置中心、京能中宁50MW风电、华电海原风电等项目56个。

3.狠抓宣传推介,开展节会招商。借力各类经济会展,积极推介中卫,打造城市名片。组团参加第三届宁商大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西洽会、津洽会、北京宁夏商会年会等12个重大节会,签约引进项目9个,签约金额106.81亿元;借助我市举办云天大会、大漠黄河国际旅游节、全国导游综艺大赛、中宁枸杞文化节等重大节会等4个节会,签约引进项目6个。编印1.7万余册宣传材料,建立中卫招商微信公众平台,更新招商引资PPT,电视台、网站、云端中卫等媒体滚动报道招商动态20余条,全方位推介中卫、对外宣传招商。

4.狠抓督查协调,推进任务落实。加强督查调度。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督查”,紧盯目标任务,先后5次督查县(区)和市直各部门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完成及重大项目推进情况,8次向市委、政府领导专题汇报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市委、政府领导先后7次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协调项目选址、规划设计等问题。组织专人对宁夏森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认定招商引资企业,使企业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二、商贸流通工作情况

(一)商贸流通领域指标: 全市各类商贸流通服务业22126家,其中批发业4643家,零售业5429家,住宿业204家,餐饮业275家,物流业686家,电商规上企业32家,典当拍卖10家、加油站119家、二手车交易市场10家,其他各类个体商户10750家,从业人员达6.9万余人。现有快递品牌18个,网点97个,快递从业人员585人。

1-9月份,实现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74亿元,同比增长5.4%,预计年底实现77.16亿元,同比增长5.6%,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6%;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5.92亿元,预计年底前完成20亿元。

(二)工作措施

1.狠抓市场体系建设。举办了2018年中卫市春节年货大集、中卫市第八届元宵美食节及中卫市城市购物节,进一步扩内需促消费;争取商贸流通领域资金1300万元,实施项目19个。支持宁夏荣盛、爱家等13家商贸龙头企业建成2家社区商业便利店、2条“51015特色商业街区”、3家“菜篮子’超市、6个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项目,进一步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壮大商贸流通产业发展。

2.狠抓电子商务发展。大力打造电商服务平台,建成中宁、海原县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入驻电商企业45家,设立村级电商服务点204个,形成市、县、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借助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平台开展电商促消费活动,2018枸杞产业博览会线上枸杞销售9.8亿元。采取“电商+扶贫”模式,建立枸杞、马铃薯、小杂粮等特色产业电商平台,网络零售16亿元。依托农村电商筑梦计划项目,孵化建成5家电商企业。

3.狠抓质量品牌提升。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全市实施企业16家,8家上线运营,8家正在安装调试,11月中旬接受自治区验收。打造质量品牌,建成“塞上硒谷”特色农产品追溯体系。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步伐,建设外埠展销窗口,11月底前完成北京、厦门、义乌3个窗口建设运营。

4.狠抓行业监管力度。加强加油站、典当行的监管力度。一是积极开展典当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整治工作。深入典当行企业进行排查、大力宣讲政策法规,加强非法集资风险防范和处置。二是规范二手车交易市场。联合市直相关部门对市城区内的场外交易、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开展清理整治,规范全市二手车市场运营。三是积极开展成品油经营资格年检初审和油品质量升级工作。按照环保整治要求,拆除自然保护区与水源地的5座加油站,完成全市119座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工作。加快推进成品油经营企业502个油罐双层罐改造进度,全市完成率达70.4%,居全区首位。四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围绕重大节假日,按照“全覆盖,一个不落”的要求,对全市加油站、大型商场、餐饮、酒店及住宿等商贸企业开展了安全生产检查及安全生产风险分级分类评定工作,全面开展商贸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5.狠抓消费需求增长。利用五一、国庆等节假日,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媒体助力、百姓得实惠”的模式,举办春节年货大集、第八届元宵美食节、城市购物节等活动,引导企业开展消费促销,大力繁荣假日经济,市场持续繁荣活跃。

6.狠抓对外贸易发展。积极争取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1910万元,落实天元锰业、顺元堂等25家外贸企业进出口内陆运输费用等8类外贸项目支持政策补贴资金1703.15万元,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国际市场;积极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共组织23家企业参加了第123届广交会、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德国科隆、日本千叶、海峡两岸食品展等16个国际展会;全面推进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年内共利用外资1.5亿元人民币。

三、党的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

(一)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将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一岗双责”,纳入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考核。认真开展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四风”问题集中整治,清理整顿2012年至2017年违规资金,将追缴资金全额上缴市纪委。

(二)党的建设不断创新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及“三强九严”工程,优化调整支部班子,强化党组书记领导责任和党支部书记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紧扣“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主题,创新工作思维,推行“党旗屏保”新模式,促使党员达到强意识、作表率、严要求的目的;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打造集聚五个功能区域的党员活动阵地,为“规范化支部”增添亮点。

(三)突出产业精准扶贫

组织4家职业培训学校培训家政服务员280人,提高贫困户劳动技能。多方协调银行为杨明村15户建档立卡户贷款60万元,为41户群众贷款183万元,解决发展种养产业资金不足问题;发动市开盛购物中心等3家商贸企业寒冬送暖,开展“扶贫日”捐赠活动,为贫困户捐赠价值199448元的衣物1611件(套)。

一年来,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受环保整治、大气污染治理等因素影响,全市招商引资推进困难。新型流通业态成长缓慢,服务网点规划滞后,外经贸发展后劲不足,出口产品结构单一、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三大战略”和“一带两廓”,立足主导产业和现有产业补链,优化招商引资机制,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牵引,聚力电子商务发展,完善和推动中卫市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项目和特色产品外埠窗口建设,借力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新模式,建设更加高效、完善的商贸流通体系和市场体系。

(一)招商引资工作

主要预期目标:全年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0亿元,其中区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0亿元。

1.打造信息化招商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委托专业机构,围绕新材料、精细化工、云计算等产业,健全招商工作网络,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打造智慧招商环境,搭建完善科学的招商信息服务平台,大力提升招商引资服务信息化水平。

2.加强招商宣传推介。创新“一片一册一材料”方式,聘请专业人员制作中卫招商引资宣传片、宣传册、宣传推介材料,通过电视、网络、微信平台等媒体扩大对外宣传,在知名旅游景点、宾馆、机场设立投资宣传资料免费取阅点,拓展与延伸招商引资宣传渠道。

3.完善招商引资机制。一是调整充实中卫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和各产业专题招商小组;二是建立招商引资会商机制,对重大项目引进落地相关问题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定期会商研究,协调调度;三是建立招商引资工作调度机制,定期调度研究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计划和建设进度;四是建立招商引资市级领导包抓项目机制,对引进洽谈重点项目由市级领导包抓、跟踪推进;五是建立招商引资考核奖惩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激励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招商。

4.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探索委托第三方招商,聘请国内外专业机构,着力推进公司化、专业化招商,提高招商项目的精准度和落地率。加强与驻宁商会、驻外商会、产业协会、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联系,拓展信息渠道,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推进园区合作招商,通过与苏州工业园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产业链配套合作,联合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项目,支持中卫工业园区、开发区快速发展。定期组织招商实务培训,编制招商指南资料,撰写招商经典案例,指导开展好招商引资活动。

5.全面开展招商活动。一是继续组织“9+3”产业专题招商小组,重点围绕云计算、军民融合等支柱产业,开展“招商之冬”“储备之冬”专题招商活动。二是结合我市产业实际,编制储备对外招商引资项目,主动登门对接,精准招商。三是组织参加“西洽会”、“津洽会”等重大节会,借助“2019中阿博览会”、“第四届宁商大会”等平台,加大内引外联,开展节会招商。四是加强与各省市商协会和驻外机构的联系,年内争取在国内重点城市组织召开3场以上专题推介会。

6.全力推进项目落实。一是抓好在建项目促投资。重点抓好恒大集团中卫都市广场、沙坡头南岸半岛、生态连城中宁过境段、国电投香山200MW风电、华电10MW风电、比特云数据中心、联通数据中心、“宁夏一号”卫星星座、商业卫星地面接收天线组阵、江苏瑞盛年产10000吨NCM正极材料、华御化工有限公司功能性材料生产基地、宸宇环保无害化处置中心、杭州锦江垃圾焚烧发电、今飞公司500万件汽车轮毂二期等98个在建项目资金落实,力促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二是抓好签约项目促开工。重点抓好江苏瑞盛锂电池材料、紫光公司三期10万吨蛋氨酸、山川集团医疗器械产业园、山东红帆公司旅游云轨、瑞泰年产10万吨TDI、安徽延运风力发电、华润新能源呱呱山20万千瓦风力发电、华润高端肉牛全产业链精深加工、优派莱斯“栖息谷”游养、沙坡头景区公司沙漠之城、李旺物流公路港等61个签约未开工项目,力促年内开工建设,形成投资;三是抓好洽谈项目促签约。重点抓好安徽淮化火箭推进剂迁建、中国电信数据中心、浙能风电、仟客莱12万吨新型生物饲料、山东斐讯智能智慧科技园、上海发网物流平台及智能仓储配送、浙江海龟集团特色小镇等32个正在洽谈项目的落实,力促开工建设。加强电子商务产业、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等业态的招商,不断拓展招商信息,做好跟踪项目洽谈,争取项目早日落户。

(二)商贸流通工作

主要预期目标: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4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33亿元,同比增长8%。

1.加速发展电子商务。依托中卫市交通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充分发挥政府服务功能,推进全市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构建电商、仓储、冷链、物流一体化,以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为主导,统筹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冷链仓储协同发展,拉长商贸流通供应链,立足西北、面向全国,打造商贸流通大平台。培育打造沙坡头区电商产业园,建成集产品展示、公共服务、培训孵化、快递物流为一体的电商产业基地;建立乡级电商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基本实现覆盖农村的电子商务服务和培训网络,逐步建立以电子交易中心为载体,市、县、乡、村电商平台为基础的现代销售模式和营销体系,打通“农产品进城”和“网络商品下乡”双向商业流通渠道;着力引进电商巨头、整合寄递物流公司、大量培育电子微商,扶持壮大万齐、江南好、宁夏丝路果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宁夏杞乡一品商贸有限公司等电子商务企业,努力构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西部内陆区域商贸流通集散地。

2.健全完善商贸流通体系。结合我市实际,加强与职能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沟通,科学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完善社区便利店功能,发展2-3家社区商业;改造商业街区,提升整体功能,培育1-2条特色商业街区;利用居民社区周边营业设施,整合社区居民快递、订票、缴费等便民服务,建设2-3家“菜篮子”连锁超市;加快构建物流配送体系,发展冷链物流项目4-6家。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加速沙坡头区雍楼市场和海兴开发区2家农贸市场提质改造。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建设沙坡头区宣和镇敬农生态移民区农贸市场1个,方便群众生活。完善沙坡头区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支持鼓励中宁、海原县采取多种形式,落实投资主体,尽快建成再生资源废旧物品回收市场。选择6至7个一、二线城市,扩大建设外埠展销窗口,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强化市场监管,抓好限上企业入库,关注市场变化,切实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给。

3. 推进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一是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扶持力度,为企业争取扶持政策、开拓市场、品牌建设、先进设备和技术引进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服务企业转型升级。依托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引导市重点外贸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研究、政策信息宣传、境内外参展等方面提供详实服务。三是服务重大项目发展。对新落户重大项目,及时建立沟通渠道,积极主动开展业务政策宣传,推进对外贸易工作前移。

4.着力强化行业监管力度。按照环保整治及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漏改造三年计划要求,2019年底前全面完成储油罐防渗漏改造工作任务;积极推进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市场流通秩序,抓好商贸流通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典当行、成品油市场、二手车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三)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建章立制,继续抓好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意识形态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七五”普法、人大代表建议及政协提案办理等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推动商经工作稳步快速发展。



中卫市商务和经济技术合作局

2018年10月31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