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扩规增效 存在问题不容忽视——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7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经济环境,全市积极落实稳增长、调结构等各项政策措施,顶住下行压力,保持了工业快速增长,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效益稳步回升,为全市经济平稳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仍存在结构优化调整迟缓、发展动力支撑不足、新兴产业增势不佳、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后期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面临较大压力,需引起重视。
一、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经济总量、速度均有突破
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跨越530亿大关。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3.48亿元。2008年来的这十年,全市规上工业产值总量稳健提升,工业经济不断壮大。
2、工业增加值增速触底回升。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2%,增速为2014年以来最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高于2016年3.7个百分点,呈现出触底反弹、波动上升的趋势。
(二)支柱行业、重点企业对工业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2017年,全市工业行业分类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排行前五位的分别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占37.2%,含供电企业反馈数)、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18.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13.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7.4%)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5.8%),五大行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3.0%,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02.0%。
截至12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9户企业产值过十亿元。2017年,这9户企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4%,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2.2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的36.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个百分点。
(三)主要效益指标表现晴朗
1、全年销售增长加快。2017年,全市12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1.35亿元,比上年增长30.0%,从2016年12月起连续12个月保持正增长。分行业来看,在统的19个行业中有15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均比上年增长,其中增长较快且占比较大的行业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7.8%,占比29.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1.9%,占比17.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4%,占比9.4%,不含供电企业数)、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9.8%,占比20.5%)。从产销率来看,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产销率为98.0%,比2016年提高1.8个百分点,高出标准值2.0个百分点,表现出企业销售加快的积极经营状况。
2、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向好。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9.07亿元,比上年增长62.6%,增速比上半年高10.4个百分点,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从行业来看,19个行业中14个行业呈盈利,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与上年相比扭亏增盈4.58亿元。从企业规模来看,大中小型规模企业齐发力,大型企业是利润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除微型企业外全部实现盈利,其中5户大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74亿元,比上年增长87.4%,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的50.5%,盈利占主导地位。
3、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一是利润率明显提高,盈利能力增强。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8.1%,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4.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二是亏损企业减少,亏损额下降。2017年,全市12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36户,比上年减少5户,亏损企业亏损额为6.84亿元,比上年下降6.7%。
(四)去产能、去库存有新成效
2017年,全市继续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成效已逐渐显现,全市共淘汰落后产能项目5个,淘汰电石产能13.2万吨,碳化硅产能1万吨,平板玻璃560万平方米等,全年落后过剩产能淘汰任务如期完成。从产成品库存看,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存货比上年下降20.1%,其中产成品比上年增长4.0%,低于上半年增速32.1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2.1天,比上年减少2.5天。产成品存货增长放慢,周转加快,反映去库存取得真实效。
(五)县区发展不平衡
2017年,沙坡头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7%,增速比2016年加快5.5个百分点,其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2.9%;中宁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增速比2016年加快1.8个百分点,占49.9%;海原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8%,增速比2016年回落2.4个百分点,占7.1%。
二、存在的问题
(一)轻重矛盾依然突出,部分轻工行业下降明显
1、轻工业增长低迷,规模较小。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8%,受纸制品价格飞涨造纸和纸制品业形势大好影响,增速与上半年相比回升了6.6个百分点,但仍低于规上工业增速3.4个百分点,低于2016年增速17.9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1.8%回落至10.8%,下滑一个点,结构调整缓慢。在统的四个主要轻工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速“两增两降”,其中下降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共计下拉轻工业增速2.0个百分点,是影响轻工业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2、高耗能工业强势反弹。从六大高耗能行业来看,全市规模以上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高于规上工业增速2.0个百分点,高于2016年5.1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3.5%。高耗能工业对规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100.6%,有力支撑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但是与推进工业结构轻型化和节能降耗矛盾。
(二)输血动力不足,发展后劲受制
1、工业投资增长低迷。2017年,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0.6亿元,比上年下降10.7%,增速从2015年7月来连续30个月下降。工业投资兼具供给和需求双重属性,但其地方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生产能力的增加上,即实现工业生产增长,无论是外延式增长或内涵式增长都离不开投资。全市连续三年工业投资负增长,说明输血动力不足,工业发展后劲受制,需要高度重视。
2、新建投产入库企业逐年递减。2015年全市月度新建投产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户,2016年7户,2017年仅3户。随着投资持续下降,新建企业逐年减少,全市工业经济新增力量严重不足。
(三)新兴产业增长势头减弱
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1%,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2.3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9.1个百分点,比上年降低36.2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3.5%回落至20.8%,发展势头减弱。从产业内部来看,全市仅涉及节能环保、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四大产业,其中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占到全市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98.5%。
1、新材料产业发展规模稍显局限。2017年,全市规模工业新材料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9%,涉及企业5户,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7.7%。
2、新能源产业增速回调。四季度,受电网调峰限电影响,全年全市34户新能源发电企业发电量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11.6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新能源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6%,增速比上半年回落22.1个百分点,下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4个百分点,下拉全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1.7个百分点。
(四)企业资金持续较紧,财务风险增加
1、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2017年12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为69.4%,比年初2月末降低6.3个百分点,杠杆率与年初相比有所下降但与上年相比仍提高1.6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行业主要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85.7%)、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82.1%)、食品制造业(75.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73.5%)。分企业来看,截至2017年12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资产负债率超过90%的企业23户,超过100%的企业有13户,这些企业面临严重的债务压力,财务风险过高。
2、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从应收账款看,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达到120.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占流动资产的比重由上年的16.4%提高至17.1%,三项费用比上年增长10.1%,企业应收账款资金占用较大,经营所需的成本费用增加,稳定生产存在隐忧。四季度的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抽样调查显示,51.1%的企业反映资金周转紧张,在引起资金紧张的原因中,37.5%的企业反映融资成本高,50.0%的企业反映融资难,37.5%的企业反映货款回笼慢,20.8%的企业反映存货占用资金多。从2017年全市规模工业财务数据看,流动资产占全部资产的36.8%,比上年降低4.0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17.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企业流动资金规模收缩、相互支付拖欠增多的态势明显。流动资金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要素,对此应高度重视,在推进去杠杆的过程中,要着力减少企业资金拖欠,夯实企业经营稳定的基础。
三、建议措施
(一)竭力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
作为一个工业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在调优工业存量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进新项目,为工业经济持续注入新血液是全市稳增长的现实需求。要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筹划招商项目,明确招商重点和目标,从零散式招商转向系统化招商,同时要搞好项目论证和包装工作,想客户之所想,精心为投资者了解项目,提高招商成功率创造条件。要善于抓产业转移和政策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努力开辟信息源、客商源,主动搜寻潜在客户,加大出击力度,保持招商工作强度;要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加大走出去的力度,积极推介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组织化程度。总之,在当前区域发展竞争日趋激励,招商引资工作难度非以往可比的环境下,应不断优化环境,创新招商引资,突出工作实效,为全市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添砖加瓦。
(二)深抓落实落地,彰显政策实效
加强对降税减费、简政放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情况的督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彰显政策实效,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树立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切实把抓政策落实列入重要议程。各级各部门应各司其职、协调一致、凝聚合力,全力消除政策落实的各种障碍,凸显政策红利。同时应建立完善的政策落实督查和追责制度,加大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和追责工作力度,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为落实各项政策要求提供制度保证。
(三)聚焦重点领域,加强监测和引导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工业经济增长实际就是取决于行业的发展,对此应顺应行业发展趋势,聚焦重点领域,加强监测和引导,为全市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夯实产业基础。鼓励枸杞加工企业根据消费需求的变化,加大研发力度,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维持好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枸杞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加大对化工、铁合金等传统行业的监测力度,鼓励园区企业延长和完善产业链条,形成多企业抱团发展的规模效应,乘势而上,拉长行业快速增长生命周期。
(四)提升工作水平,突出帮扶实效
各级各部门应在企业发展精准帮扶上下功夫、见实效,尤其注重为市场销路好、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解决困扰发展的关键问题,如暂时性的流动资金困难、用地需求、项目建设报批办理等。帮扶工作要强调凝聚部门合力,依法依规办事,创新工作思路,极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切实为企业渡难关和捕捉市场机遇发挥好助力作用。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