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效益稳步向好 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2017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各项部署和要求,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激发企业提质增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各项效益指标维持在一个高增长的区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基本面依然较好。
一、工业经济效益稳步向好
(一)利润总额不断攀高
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07亿元,比上年增长62.6%,从2016年5月以来连续19个月增长。
从县区来看,两县一区利润总额增速“两增一降”。其中,沙坡头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99亿元,比上年增长92.9%;中宁县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6.74亿元,比上年增长71.7%;海原县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35亿元,比上年下降28.5%。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是全市规上工业盈利的主要力量。2017年,全市规上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1亿元,比上年增长77.2%,占全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63.9%提升至69.6%,超过三分之二。
从行业来看,重点监测的十大行业全部实现盈利,其中有七个行业与上年相比增盈。这十大行业共计实现利润总额38.36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的98.2%。
(二)主营业务收入较快增长
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1.35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增速高于主营业务成本4.3个百分点。在统的19个行业中15个行业收入比上年增加,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三大行业共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7.24亿元,占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8.0%。5户大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8.18亿元,占规上工业的34.9%,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9.7个百分点,可见全市规上工业受个别大型企业牵引影响大。
(三)工业企业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0元,比上年减少2.9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三项费用为9.2元,比上年减少1.7元;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8.1%,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为4.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成本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负担明显减轻,投入产出效益回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际成效。
(四)工业经济整体运行质量较高
2017年,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59.6%,比2016年提高了28.3个百分点,七项构成指标呈 “五升一降一加重”。其中,总资产贡献率3.8%,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8.1%,提高2.2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8.0%,提高6.4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124.7%,提高7.2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81239.1元/人,提高26618.4元/人。流动资产周转率0.8次/年,下降0.02次/年;资产负债率69.4%,比上年增长1.6%。
二、存在的问题
(一)规上工业利润来源单一
2017年,全市工业主导产品价格维持高位,部分产品价格不断上涨,主要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在此带动下,全市工业经济效益持续向好,运行质量稳步提升,但全市规上工业利润主要来源于高耗能工业,利润结构性矛盾突出。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高耗能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5.43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的90.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9.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的82.9%。尽管目前生产形势好转,但高耗能工业属于国家化解过剩产能范围,受制于政策因素影响,停限产状况时有发生,对工业经济的波动影响较大。
(二)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负担重,发展受限
资金成本和生产成本的提高等因素使工业运行面临挑战。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69.4%,比上年增长1.6%,资产负债率偏高,企业融资压力大。2017年以来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一路高涨,伴随的是购进价格同时水涨船高。2017年上半年,全区工业购进价格指数一直高于出厂价格,三季度出厂价格高于购进价格,10月份,购进价格指数又飙高,同比增速超过出厂价格,11月、12月份又再次回归正序。这一系列的波动表明虽然今年宏观环境较好,工业产品市场向好,但原材料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企业在紧跟行情加快生产的同时背负着较重的成本压力,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三项费用达到4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利息支出15.62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另外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担保机制和企业资质等方面的原因,融资渠道受限,流动资金缺乏,导致在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投入不足,制约了工业企业的发展。
(三)环境整治等对企业生产经营也产生一定影响
12月初,受大气污染防治减排影响,全市24户规模以上铁合金、电石、水泥生产企业陆续停产。与11月相比全市规上工业减产企业达到77户(不含停产企业),同月比减产企业69户(不含停产)。12月全市规上工业亏损企业数环比新增4户,亏损企业亏损额新增1.19亿元。利润总额增速由1-11月的126.5%回落至62.6%,下滑63.6个百分点。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