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中卫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全年发展目标,紧盯重大投资、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力促投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但同时在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环境保护、土地约束等制约下,部分重点项目未按期动工,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及特点
1-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2%,降幅比上月扩大2.74个百分点。其中,县属完成投资68.6亿元,下降38.6%,降幅比上月扩大2.5个百分点;区属投资下降46.3%,降幅比上月扩大2.7个百分点。
(一)两县一区发展不平衡,海原县降幅收窄。1-6月,沙坡头区下降35.5%,回落6.9个百分点;中宁县下降42%,回落0.2个百分点;海原县下降48.3%,回升2.6个百分点。
(二)产业投资多元化发展,新经济动能不断累计。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全市产业投资逐渐从前几年的偏重光伏、风力发电和化工、高耗能投资转向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和仓储物流、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轻工制造业等产业。
第一产业投资下降,畜牧业投资增长。1-6月,全市县属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41亿元,同比下降26.4%。其中,农业投资下降69.5%,林业投资下降7.5%,农林牧渔服务业投资下降56.7%,畜牧业投资增长1.4%。
第二产业投资下降,技改投资增长强劲。1-6月,全市县属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5.74亿元,同比下降53.6%,其中,工业投资25.74亿元,下降53.6%。虽然工业投资下降,但表现出高耗能工业投资下降54.1%,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政策。工业技术改造投资进一步加强,增强了工业经济的内生动力,改建和技术改造完成投资2.9亿元,同比增长855.2%。
第三产业投资下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较快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较大。1-6月,全市县属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6.45亿元,同比下降23.4%。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4.64亿元,增长9.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6.51亿元,下降4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2.9亿元,下降25.3%。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6.34亿元,占县属第三产业投资比重达到44.8%。
(三)施工项目不足,大项目少。1-6月,全市新建、续建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项目272个,比上年同期少18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3个,比上年同期少17个,本年新开工项目100个,比上年同期少125个,施工项目减少是投资下降的主要因素。
(四)国有投资比重较大,民间投资活力不足。1-6月,全市完成国有投资50.3亿元,同比下降14.2%,主要是区属、政府和国有投资项目的支撑;民间投资33.02亿元,下降58.9%,受市场大环境影响,投资效益下降,私企老板投资积极性不高,民间投资乏力。
(五)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扩大,去库存取得一定成效。1-6月,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6.34亿元,同比下降30.9%,降幅比上月扩大10.05个百分点。其中,沙坡头区11.25亿元,同比下降24%;中宁县1.98亿元,同比下降47%;海原县3.11亿元,同比下降39.1%。1-6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1.0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1%;商品房销售额12.16亿元,下降9.8%。6月末全市待售面积87.54万平方米,下降8.8%,比上年末减少6.39万平方米。
二、投资下降的主要问题
(一)新能源项目进展缓慢。2017年1-6月新能源项目完成投资33.58亿元,而今年1-6月光伏风电项目仅完成6.94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6.64亿元。中冶美利云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50MWp光伏电站项目、国家电投中卫香山风电场新建工程、海原县振发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甘盐池(二期)光伏发电项目、京能喊叫水风电项目未动工,卧龙电气中宁县新堡镇风电项目等新能源项目建设缓慢。
(二)部分重点工业项目迟迟未动工。中铁凤凰城智能制造项目、协鑫二期、润华20万吨/年储能熔盐项目、紫光三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期项目、振发10万套光伏模块装备制造6个工业项目计划总投资59.2亿元,2018年计划完成投资19.3亿元,但未动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
(三)环保政策约束凸显。宁夏伟华30万头生态猪养殖、7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和华御导热油项目,计划总投资12.3亿元,因环保问题已停工。
(四)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部分企业配套资金到位不及时,影响项目进展。如:天元锰业共有11个项目,因缺乏资金,目前只有2个项目在施工,9个停工;圣光宜农也因资金问题停工一个多月。
(五)房地产新入库项目少,投资下降。2017年1-6月新入库房地产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30.22亿元,而今年1-6月新入库房地产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3.16亿元,减少27.06亿元。
(六)旅游项目开工少。今年计划建设的沙坡头新北区沙漠天宫、星星酒店、太阳酒店等项目到目前为止还未开工建设。
(七)财政政策调整的不利影响。今年国家财政规定,政府不再举债投资建设,形成新的债务,对我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产生影响。如西关二期棚户区、砖塔棚户区改造项目因缺资金至今尚未开工。
三、对策建议
(一)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未动工的28个重点项目及早开工建设。要重点促进紫光三期、宁钢凤凰智能制造、润华20万吨/年储能熔盐、辰宇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国电投中卫200MW风电、京能中宁200MW风电、美利云中卫50MW光伏、华润海原200MW风电、沙漠沙世界、太阳酒店、星星酒店、沙漠天宫等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设,增强投资后劲,促进投资逐步回升。
(二)加快资金支付力度。按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方案,5000万元以下项目按照财务支出法入库统计,相关部门尤其是林业、水利等项目及时进行资金支付,确保5000万元以下项目按时入库,足额统计投资完成额。
(三)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扭转民间投资下降的态势。在积极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促进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下,针对目前我市民间投资存在的短板,研究如何进一步放开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领域,扩大民间投资范围,在贷款、税收等政策上给予优惠,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水利、环保、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同时带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
(四)加强部门沟通,形成联动促项目顺利开工。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相关施工单位、企业的用地规划、环评、安评、消评、资金等环节服务保障,帮助企业尽快完成相关手续,力促项目早日开工。
(五)进一步加大投资建设资金的筹措力度,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向城市基础设施等政府项目拨付资金力度,加强政府、银行、企业间的沟通协调,争取金融机构给予更多信贷支持,保障已开工大项目的资金需求。
(六)多措并举,加快重点行业项目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加大农业政策扶持支撑力度,继续促进农业、畜牧业、林业项目投资建设,打牢农业基础,建设中卫美丽乡村。二是出台工业技改优惠政策,促进中卫、中宁工业园区原有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撬动工业转型升级。三是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环保污染少的新型制造业、中卫云服务基地信息传输服务、健康养老、乡村休闲旅游等项目的投资。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