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卫市消费品市场增速回落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呈回落态势。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5.90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5.7个百分点,与全区平均水平持平,低于全国4.2个百分点,在全区五市中居第二位。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城镇消费仍占主体地位
上半年,全市城镇消费品市场零售额30.72亿元,同比增长5.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8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5.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在绝对值上城镇市场仍占全市比重的85.6%。城镇消费仍占主体地位,总量及增速都高于乡村水平,乡村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二)批发业较快增长,零售业需加力,住餐业增长回落明显
上半年,批发业零售额9.20亿元,同比增长13.6%,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零售业零售额21.74亿元,增长3.3%;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5.5个百分点;住宿业零售额0.25亿元,同比增速下降6.9%,餐饮业零售额4.71亿元,同比增长0.1%,增幅分别较上年回期回落17.3和12.3个百分点。
(三)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低位运行,限额以下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5.59亿元,同比增长4.4%,限额以上单位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较大;限额以下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0.31亿元,同比增长5.9%,限额以下单位是居民生活必须品零售的重要渠道,限额以下单位受影响较小,经营仍保持平稳增长。
(四)各县区发展不平衡
上半年,各县(区)消费品市场发展不平衡。从总量上来看,各县区之间发展差距较大。沙坡头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8亿元,增长3.9%,占全市总量的55.7%,在全市占比过半;总量最小的海原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8亿元,增长7.3%,占全市总量的14.7%;中宁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4亿元,增长6.8%,占全市总量29.6%。主要原因一是限上企业的分布及企业规模不平衡,海原县入统限上企业数量仅5家,占全市的5.7%,对全市总量影响较弱;二是中宁县限上企业多以土特产为主,由于上半年经营不畅,近一半以上的企业销售额累计增长为负。
二、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市场发展滞后,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目前乡村消费市场依然是一项短板,不管是市场总量还是商品结构、档次均不能适应农村发展和农民快速改善的生活需要。上半年,乡村市场总量仅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4%,乡村贸易企业发展缓慢,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
(二)企业经营压力逐步加大
一是随着全市经济发展整体环境趋紧,投资、房地产开发增速下降、工业停产、环保治理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和阻碍我市的大众消费及旅游市场;二是我市商贸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面临着行业竞争加剧、成本上涨、同质化严重、专业技术跟不上等困难,企业盈利能力面临较大挑战,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涨对低附加值的消费流通企业有较大的影响,企业经营压力依旧存在;三是网上零售等新兴业态保持快速增长,部分销售额流入区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物流的迅速发展,人们消费方式在逐渐发生变化。网上购物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购物选择,对我市传统消费市场冲击越来越大。据国家统计局发布,f二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1%。
(三)服务消费日益增长,分流作用明显
现今我国正处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的上升期,居民消费支出从主要用于衣食住行等物质性消费,更多地向教育、文化、旅游、医疗、养老等服务性消费倾斜。信息消费、养老消费、旅游消费、文化消费、体育消费、娱乐消费等多种新兴服务消费模式占居民消费比重不断提高,分流了居民购买力,而这些消费尚不能纳入社零额的统计核算范围。
三、对策和建议
(一)鼓励企业创新,创造有效需求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创新是企业形成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唯一出路。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满足并创造消费需求,从而激活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实现持续健康高效协调发展。我市应加强政策系统集成,完善创业创新服务链条,加快构建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生态,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引导企业更加积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支持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维护良好信誉、打造知名品牌,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关注消费群体特点,激发市场潜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老年人口增多,养老消费逐渐成为消费亮点。加上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将扩大消费主体规模,继而带动衣食住行各个行业领域的需求和消费规模增长,首先将拉动母婴用品等行业消费,随之而来的是教育等领域消费的增长。因此,接下来的消费增长点主要集中在“老”和“小”的需求上,分析消费群体特点变化及需求,积极研究有效供给,激发市场潜力。
(三)加强指导,确保达限企业及时入库
沙坡头区、中宁县和海原县应积极发动商经、旅游、税务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帮助,促进企业加快发展壮大,促进商贸流通业快速、健康发展。一是要及时摸清还未进统计库的达到限额以上标准的批零住餐企业,从而实现入库统计;二是对接近限额以上标准的批零住餐企业,要及时整理出后备名单,加强跟踪管理;三是要帮助指导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又要督促达到限上标准的企业及时申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