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
统计信息第37期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增速高于上半年2.6个百分点,高于1-8月1.9个百分点,呈现出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
一、运行特点
(一)重点行业增加值“四增六降”
前三季度,全市十个主要工业行业增加值“四增六降”,其中“四增”: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9%,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13.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9%。“六降”: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56.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50.6%,食品制造业下降3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8.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9.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7.1%。
(二)重点监测的十五种工业产品产量“9增6降”
前三季度,全市重点监测的十五种工业产品产量“9增6降”。其中,增长较快的有:钢材同比增长36.7%,生铁增长25.1%,铁合金增长23.7%,单晶硅增长23.0%,瓷质砖增长15.3%,发电量增长10.5%。下降较快的有:多晶硅下降72.7%,饮料酒下降55.3%,饲料添加剂下降31.7%,电石下降22.1%,水泥下降14.5%。
(三)县区增加值增速“两升一降”
前三季度,沙坡头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中宁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比上半年回升5.8个百分点;海原县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0.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4.9个百分点。
二、运行亮点
(一)国有控股工业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高于规上工业增速7.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个百分点。
(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支撑显著
前三季度,全市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增速比1-8月提升6.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9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4.4%,是占比和拉动力最大的行业。
(三)新能源产业增势良好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高于规上工业增速5.2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16.8%。
(四)铁合金冶炼行业拉动明显
受恢复性生产和硅铁行情较好影响,前三季度,全市14户规模以上铁合金冶炼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于规上工业增速3.3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个百分点。
(五)企业产销衔接流畅,存货减少
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9.0%,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1-8月,规上工业产成品库存同比下降39.2%,占流动资产的比重比上年同期降低1.8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8.1天,同比缩短5.7天。
三、存在问题
(一)轻工业降幅持续扩大,占比降低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0.3%,降幅比上半年扩大5.9个百分点,比1-8月扩大2.2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同期的11.3%降低至7.1%;规模以上重工业增长7.1%,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为92.9%,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37.4个百分点,差距呈扩大之势。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振
前三季度,全市50户战略性新兴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增速低于规上工业5.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4.3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6%,低于同期3.4个百分点。
(三)停产、减产企业数达60户
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停产企业25户(含3户季节性停产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18.8%,其中前三季度持续停产的企业有10户。前三季度,有33户企业(不含停产企业)产值同比减少,企业减产面达到24.8%,净减少产值20.9亿元。减产企业中有4户企业同比减产额超过一亿元,占全部减产额的78.4%,下拉规上工业产值增速4.4个百分点。重点大中型企业生产状况对全市规上工业经济影响巨大。
(四)工业经济效益下滑
一是利润总额降幅扩大。1-8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1.1亿元,同比下降44.5%,比上半年由增转降62.4个百分点。二是企业效益状况不佳。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7.17元,同比增加1.25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3.63%,下降3.01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1.61%,下降1.8个百分点。
四、建议对策
(一)加强工业企业培育
近几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缓慢,各有关部门和各县区要重点依托现有存量企业,从政策和服务上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扩能建设,鼓励和引导全市上下游企业在技术支撑、产品购销等方面相互合作、抱团取暖。同时,对于计划投产达产的新建投资项目,要大力扶持、加紧调度,力争早日实现销售,申报入规纳统。
(二)采取措施促进轻工业发展
轻工业在助力脱贫攻坚、拉动工业生产、促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大力度协调解决全市轻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原材料、人工、资金等问题,尽快扭转轻工业持续下降的不利局面。
(三)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截至8月末,全市重点监测的十个主要工业行业中,有6个行业资产负债率同比增加,高资产负债率成为金融机构对企业发放贷款的重要“门槛”,而缺乏流动资金又成为企业扭转局面的重要瓶颈。一方面实体经济流动资金缺乏,企业主体间资金流动慢,上游产品供给方回收资金时间长,1-8月,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达到52.2天,超过1个月;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37.4亿元,资金流动性不足,应加大力度研究金融支持工业实体经济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