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统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分析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24/2019-00004
文  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统计局
责任部门:
中卫市统计局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19年01月24日
标  题:
建筑市场需求不足,短板亟待补齐 -----2018年中卫市建筑业市场运行分析

建筑市场需求不足,短板亟待补齐 -----2018年中卫市建筑业市场运行分析

    2018年,我市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在投资大幅度下降的大环境下,建筑业总产值增速下滑,整体行业发展下行压力有所增加。

一、建筑业市场运行的特点

(一)建筑业总产值回落明显2018年,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0.76亿元,比上年下降4.9%

分县区看,沙坡头区仍是主力军。沙坡头区24.46亿元,下降5.1%占全市产值的60.1%;中宁县13.71亿元,下降1.7%占全市产值的33.7%;海原县2.58亿元,下降17.4%占全市产值的6.3%

分构成来看,建筑工程产值为主导。2018年全市建筑企业实现建筑工程产值36.09亿元,工程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比重为88.5%;安装工程产值完成4.1亿元,建筑安装工程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比重为10.1%。其他产值完成0.56亿元,其他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比重为1.4%

(二)资质以内建筑企业数量增加明显,但规模普遍偏小。2018年,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企业达到75家,比上年同期增加9增长13.6%,新增13,退库5家。其中新增企业中,产值千万元的企业仅有2家。

分县区看,沙坡头区4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6家,增长17.6%;中宁县28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家,增长7.7%;海原县7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家,增长16.7%

(三)签订的合同额大幅下降。2018年,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企业签订的合同额为69.13亿元,比上年下降16.8%。其中,沙坡头区42.94亿元,下降22.4%;中宁县23.17亿元,下降4.2%;海原县3.02亿元,下降15.9%

(四)房屋建筑施工规模下降明显。2018年,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为190.0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3.7%。其中,沙坡头区114.01万平方米,下降31.4%;中宁县63.7万平方米,下降5.3%;海原县12.32万平方米,下降20.6%

(五)从事建筑业活动的平均人数均呈两位数下滑。2018年,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企业从事建筑业活动的平均人数为13815人,比上年下降17.9%。其中,沙坡头区8756人,下降14.6%;中宁县4480人,下降22.9%;海原县579人,下降24%

二、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项目减少影响大本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房地产开发投资均呈下降趋势,企业新签合同额减少,签订的合同额中有32%为去年结转合同额,发展后劲不足。

(二)行业转型有待深化。目前中卫市建筑业主要以房屋建筑业和土木工程业为主。2018年,全市建筑业以房屋建筑为主的企业44,占全部建筑业企业的58.7%。随着房地产市场逐步理性化,以房屋建筑施工为主的企业发展压力将日益加剧,必须加速顺应行业发展大势,积极转型拓展多元化发展。

(三)高资质建筑企业偏少。2018年,我市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共75家,其中,拥有特级施工资质的建筑业企业0家;拥有一级施工资质的企业2家,占全部建筑业企业的2.7%;拥有二级施工资质的企业11家,占全部建筑业企业的14.7%;其余均为三级施工资质。目前,我市拥有较高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偏少,企业竞争力有待增强。

(四)在省外完成产值占比仍然偏低。2018年,建筑业企业在外省完成的产值6.08亿元,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仅有14.9%需进一步引导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外地建筑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投资力度,为建筑企业发展营造更大的空间。建筑企业作为投资建设的实施主体,只有投资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建筑业才能实现平稳发展。需继续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上一些大的项目,为建筑企业承揽工程创造更多的机会。

(二)优化服务模式,为建筑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规范市场管理,建立完善建筑市场诚信体系。简化项目施工建设前置管理程序,强化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建筑市场氛围,杜绝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进一步规范招投标监管,完善招投标竞争机制,提倡合理低价中标,有效发挥履约担保作用,坚决遏制低于工程成本价的恶意竞标行为,建立遏制和打击违法挂靠、串通投标、弄虚作假行为的长期有效机制。 

(三)加大力度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快培育壮大一批扎根本土、规模优势明显、带动作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以此带动当地建筑施工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强对中小建筑企业的指导和服务,鼓励、引导、扶持企业提升资质等级,进一步增加中小建筑业企业竞争力。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