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统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分析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24/2020-00066
文  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统计局
责任部门:
市统计局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20年10月23日
标  题:
中卫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中卫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前三季度,在市委和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稳步回升,呈现持续恢复、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

一、 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生产总值持续回升。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18.97亿元,同比下降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18亿元,增长0.03%,比上半年回升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24.84亿元,下降4.8%,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44.96亿元,增长2.4%,比上半年回升3个百分点。

(一)生产供给总体稳定

农业生产明显好转。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27亿元,增长0.04%,实现由降转增。其中,种植业产值占比63%,下降4.6%;林业占比0.5%,增长1.0%,畜牧业占比31.9%,增长15.2%;渔业占比1.5%,下降1.5%;农林牧渔服务业占比3.1%,增长1.2%。畜牧业生产形势较快恢复,牲畜存出栏持续扩大,三季度末,全市生猪、牛、羊和家禽存栏分别增长24.2%、8.8%、4.5%和62.8%;前三季度,生猪出栏由上半年的下降3.7%转为增长15.8%;羊出栏由上半年下降25%,回升为增长6.3%,牛和家禽出栏下降14%和14.7%,分别收窄4.9和0.2个百分点。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市肉类总产量增长4.1%,蛋产量增长59.3%,奶产量增长15.6%。种植业发展较慢,前三季度,全市蔬菜和瓜果类播种面积分别下降7.7%和5.9%,产量分别下降12.5%和10.6%,其中,压砂瓜播种面积下降5.8%,产量下降10.8%。

工业生产稳中有落。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增速比1-8月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17.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1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2.2%,比上半年回落2.1个百分点。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33.9%,比上半年回落11.1个百分点;制造业下降2.4%,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速由负转正,增长0.4%。十大主导行业增加值“5增5降”,其中食品制造业增长最快,增长50.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降幅较大,下降81.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下降22.4%和28%。重点监测的12种工业产品产量“5增7降”,其中,饲料添加剂增长34.7%,单晶硅增长15.2%,瓷质砖和饮料酒的产量降幅较大,分别下降71.2%和37.5%。

服务业生产持续回升。前三季度,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由降转增,增长1.4%,比上半年回升2.4百分点,拉动GDP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金融业增长5.8%,比上半年提高3.8百分点,拉动GDP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0%和9.2%,合计拉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提高3.6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速提高1.6个百分点。

(二)三驾马车投资引领

投资增速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已连续5个月增速稳步提升。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比上半年提高2个百分点,位列五市第一。其中,区属投资增长7.3%,占全部投资的78.9%,县属投资增长8.7%。三次产业投资“一增二降”,县属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仍呈下降趋势,下降38.8%,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52.4%,比上半年回落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8.6%,比上半年收窄6.2个百分点。

市场消费继续恢复。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45亿元,同比下降7.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2个百分点,位列五市第二。分城乡经营地看,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75.14亿元,下降8.3%;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21.31亿元,下降6%。分行业看,批零降幅扩大,住餐降幅收窄,全市批发业零售额13.51亿元,下降9.9%,零售业零售额38.25亿元,下降10.8%,降幅分别比上半年扩大7.9和5.3个百分点;住宿业零售额0.32亿元,下降7.5%,餐饮业零售额44.37亿元,下降4.4%,降幅分别比上半年收窄17.8和6.2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影响较深。据中卫海关统计,前三季度,中卫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2.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个百分点,占全区进出口总值的14.5%。其中:进口5.91亿元,下降70.5%,收窄3.4个百分点;出口6.95亿元,今年以来首次转正,增长0.9%,回升20.4个百分点。

(三)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财政收入增速回升。前三季度,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0.97亿元,同比增长8.5%,比上半年回升23.9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24亿元,下降14.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8.65亿元,下降18.0%。全市地方财政支出147.98亿元,增长1.4%,比上半年回升0.3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8.95亿元,增长1.4%,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金融存贷增势较好。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49.04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比6月末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394.60亿元,增长19.3%;非金融企业存款98.57亿元,增长8.5%。人民币贷款余额507.30亿元,增长12.3%,比6月末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住户贷款261.90亿元,增长12.5%;企(事)业单位贷款245.39亿元,增长12.1%。

单位能耗明显降低。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665.8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2%,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7个百分点,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5%。

(四)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消费价格保持平稳。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1.7%。八大类商品价格“4增4降”,其中,食品烟酒类同比上涨6.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3%,医疗保健类上涨1.1%,衣着类下降0.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5%,居住类下降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9%,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1%。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回升。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569元,增长2%,实现由降转增,比上半年回升4.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71元,增长7.2%,比上半年回升3.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由上半年的2.54:1下降至2.27:1,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截至9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840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7.7%。城镇登记失业率3.79%,比1-6月降低0.06个百分点。

(五)发展动能不断累积

信息产业较快发展。今年以来,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始终保持在20%以上,前三季度,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2.6%,拉动GDP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高达54.9%。信息产业虽较快增长,但面临电信业务总量增速逐月回落的问题,后续发展仍需关注。

重点行业投资支撑有力。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增长52.8%,占全市投资的45.7%,拉动全市投资增速提高17.1个百分点,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7.2%,拉动工业投资增长3.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升,自今年8月以来,县属基础设施投资有降转增,前三季度增长14.2%,比上半年回升36.7个百分点。教育业投资亮点凸显,前三季度增长59.3%。民间投资信心提升,前三季度,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1%,比上半年回升19.1个百分点。

市场活跃度有所增加。前三季度,全市工商新登记注册企业2115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51家;新登记注册个体户8002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083家。

邮政快递发展强劲。前三季度,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70亿元,同比增长78.5%,邮政行业业务总收入1.15亿元,增长38.7%;快递业务量完成696.26万件,增长119.8%,快递业务收入7601.88万元,同比增长59%。

二、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下行压力加大。一是企业停减产面大量高,9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中,停产企业14户,前三季度同比累积减产企业79户(不含停产),停减产面为61.6%,累计减产74.7亿元,下拉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16.2个百分点。二是规下工业持续下降,前三季度,规下工业增加值下降9.9%,降幅虽比上半年收窄17.7个百分点,但仍为负,下拉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0.7个百分点。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连续四月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5%,降幅比1-8月扩大0.3个百分点。四是工业企业经营问题较多,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持续下降,1-8月同比下降45%,增速比全区平均水平低12.3个百分点;企业产销循环受阻,产成品存货增长8.9%;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13.0天,同比增加3.4天。

(二)建筑业回升难度大。一是我市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低,承接项目少,前三季度,全市建筑业总产值下降29.6%,降幅比上半年扩大5.7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下降31%,下拉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5.5个百分点,下拉GDP增速2.3个百分点;二是基数较高,江南集成科技有限公司和开元建筑公司等建筑业企业去年同期基数较高,而本年无产值,对其影响将持续到年底。

(三)投资增长基础不牢。一是投资结构不优, 本年新能源投资仍为投资增长主动力,增长123.7%,占全部投资的32%,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2个百分点,但随着光伏、风电市场的逐步饱和,依靠新能源投资拉动增长的优势会严重弱化。制造业投资下降明显,前三季度下降22.2%。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8.8%,降幅近40%,影响发展后劲。二是项目支撑不足,截至目前,全市亿元以上施工项目120个,较去年同期减少16个,新入库5000万元以上项目个数减少8个。

(四)服务业发展回暖较慢。近年来,服务业平稳较快增长已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但随着去年以来部分行业和企业增幅大幅下降,服务业增速呈现波动回落趋势。一是规模以上服务业经营压力较大,1-8月营业收入下降5.8%,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全市涉及的16个大类行业营业收入“7增9降”,其中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21.7%,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0.9%、卫生行业下降23.7%、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下降33.6%、文化艺术业下降38.5%、娱乐业下降55.2%。二是消费市场恢复缓慢,全市56户限额以上批零企业中,29户零售额同比下降,其中下降50%以上的企业有7户;29户住餐企业中,有18户营业额负增长。限额以上批零住餐行业降幅依旧较大,年底转正困难较大。三是房地产市场尚未稳定,截至9月底,房地产入库项目仅2个,比上年同期减少9个,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7.17亿元,同比下降38.4%,商品房销售面积46.18万平方米,下降12.3%,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0.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20.18亿元,下降4.3%,比上半年扩大9.4个百分点。

三、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抓工业保经济增长。一是强化政策落实,聚焦企业发展堵点、痛点、难点,促进企业进一步释放产能,切实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因企施策,加大纾困帮扶力度,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二是坚定转型追赶的信心,推进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推动传统产业精细化,优化工业经济结构。三是确保重点行业和企业平稳发展,加大扶持力度,扭转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增速回落和降幅扩大的局面,纾解铁合金冶炼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的局面。

(二)抓投资保基础稳固。一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采取有力措施力促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续建项目抓进度,新建项目抓开工,竣工项目抓投产,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发挥重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二是持续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大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力度,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好社会资金投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制造业,突出转型导向,高标准推进一批重点转型项目工程,重点在新兴产业、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重点产业的延链补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短板,有针对性、有目的外出开展招商,提高重大项目的投资强度,做好重大项目储备,确保投资增长后劲。

(三)抓消费保三产提速。一是抓大型企业促批发行业稳定,积极帮扶大中型商贸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发挥大型企业的引领和压舱石的作用。二是积极促进消费提升,持续开展促消费活动,挖掘消费潜力,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带动消费,加速旅游业与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以旅游带动消费,拉动市场持续回升。三是扶持做大做强一批第三产业企业,盯紧物流、贸易关键环节,促使更多运输、商贸企业注册落地、产生效益,带动三产发展提速;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放在现代物流业、专业市场、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方面。四是优化提升消费性服务业,着力抓好民生商贸、旅游服务、房地产等三个领域;围绕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就业服务、社区服务等方面,创新发展公共服务业。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