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统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分析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24/2021-00055
文  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统计局
责任部门:
市统计局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21年05月24日
标  题:
1-4月中卫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6%

1-4月中卫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6%

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6%,增速比一季度回升2.7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6.5个百分点。

一、分县区运行状况:县区增速“1增2降”

(一)“1增”(沙坡头区)

沙坡头区支撑有力。1-4月,沙坡头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比上月回升2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9.7%。全市162户企业中有93户企业同比累计增产,比一季度增加8户,共计增产50.87亿元,增产过亿元的企业12户。其中,沙坡头区同比累计增产企业57户,共计增产37.31亿元,增产过亿元的企业9户(宁钢、伟中、银河冶炼、茂烨、新华实业、跃鑫、大有、瑞泰、协鑫),这9户增产量占全市总增产量的50.9%,上拉沙坡头区工业产值、增加值增速36.3、16.1个百分点,上拉全市工业产值、增加值增速18、7.8个百分点。

(二)“2降”(中宁县、海原县)

中宁县形势依然严峻。1-4月,中宁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2%,比上月回升2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7.2%。全市有67户企业同比累计减产,共计减产21.96亿元,其中有4户企业(天元锰业、天元建材、锦宁巨科、隆基硅)同比减产过亿元,均为中宁县企业,4户减产量占全市总减产量的76.8%,下拉中宁县工业产值、增加值增速24.4、26.8个百分点,下拉全市工业产值、增加值增速11.8、13.2个百分点。

海原县体量小占比低。1-4月,海原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6%,比上月回升27.6个百分点,占全市的3.0%,下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3个百分点。

二、分行业运行状况

(一)轻重工业增速呈现“1增1降”

“1增”: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增长0.7%,比一季度回升3.7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5.4%。

“1降”:全市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比一季度回落18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6%。

(二)重点监测的十大行业增加值增速“7增3降”

“7增”: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6.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16.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5.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3.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4.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3%。

“3降”:食品制造业下降30.7%,造纸和纸制品业下降0.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3.5%。

(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7增1降”

“7增”:电石产量增长29.2%,合成氨增长2.3%,水泥增长32.6%,钢材增长84.5%,铁合金增长59.2%,十种有色金属增长9.5%,发电量增长30.5%。

“1降”:单晶硅下降14.5%。

(四)铁合金冶炼企业保持高增长

今年以来,受市场供应不足及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影响,硅铁价格同比上涨明显,企业生产信心增强,纷纷加大生产,铁合金冶炼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7.3%,较上月提高17.3个百分点;增加值同比增长75.2%,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0.5%,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个百分点。

三、建议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加大政策扶持和执行力度,支持鼓励企业创新、对标 ,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统筹谋划,实地调研,强化对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的跟踪服务和动态分析,稳住增长势头好的企业,将优势资源向带动力强、贡献大的产业、企业倾斜,确保其为工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摸清减停产企业具体问题和困难,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力促停产企业早日复产、减产企业提高产能,着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二)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工业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是全市工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奠定工业发展后劲的重要基础。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促开工、促进度、促投产、促达效,紧盯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保证项目目标任务完成,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

(三)持续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高端、绿色、循环化发展路子,加快冶金、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延伸和培育优势产业链,借助能耗“双控”政策的有力推行,紧扣全市特色产业链和供应链,从严控制高耗能产业准入,淘汰出清节能减排不达标企业,加快推进全市工业经济调结构、转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