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统计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分析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24/2021-00144
文  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统计局
责任部门:
市统计局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21年10月22日
标  题:
投资质效稳步提升  夯实基础还需发力 ——1-9月中卫市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投资质效稳步提升  夯实基础还需发力 ——1-9月中卫市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一带两廊”的战略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基础建设,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投资保持较快的增长。但从全市投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上年复工复产、稳投资各项政策显效发力,项目建设持续加快、基数抬高,受此影响,今年前三季度投资增速呈现“前高后低”持续稳步放缓走势,基本符合预期方向。但后期项目储备减少,四季度部分重大项目建设结束,投资维持较高增速的难度加大。

一、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主要领域稳步向好

1-9月,中卫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领跑全区第一,同比增长22%,高于全区24.1个百分点。比1-8月放缓6.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放缓10.9个百分点。其中,县属投资增长16.9%,比1-8月放缓6.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放缓15.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8.2个百分点。



县区投资持续增长,沙坡头区占比较高、增速稳定。1-9月,沙坡头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7%,比上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10.3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达到50.3%;中宁县投资同比增长11.3%,较上年同期提高25.8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达到25.6%;海原县投资同比增长25.2%,较上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达到24.1%。从县属投资情况看,沙坡头区县属投资增长25%,比上半年提高10.1个百分点;中宁县县属投资增长7.1%,比上半年放缓52.2个百分点;海原县县属投资增长11.8%,比上半年放缓39.2个百分点。



一二产业投资增速放缓,第三产投资稳定增长。7月第一产业累计投资由降转增以来,9月同比增长8.7%,比上半年提高19.2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投资增速达到上年6倍。第二产业投资持续回落,截至9月末,累计投资增速回落至个位数,增长8.8%,比上半年回落35.2个百分点。



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工业技改投资持续发力。1-9月,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速达到59.9%,比上年同期提高92.1个百分点,占全市县属投资的16.4%,拉动县属投资提高7.9个百分点。几大重点行业投资增速均保持在100%以上,焦镁联产循环经济和宇光能源环保技改2个项目拉动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投资,该行业投资为上年同期7倍;兴尔泰年产120吨硝基复合肥、华御化工年产29万吨离子膜烧碱技改等30个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为上年同期的2.4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为上年的2.1倍,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为上年的4.4倍,汽车制造业为上年的3.6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为上年2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上年2.3倍。今年以来,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始终保持较高增速,1-9月增长52.4%,占全部工业投资的16.5%,对县属投资贡献率达到21.1%,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



加快布局高技术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9月,全市高技术产业施工项目22个,完成投资占县属投资的5.9%。新开工高技术产业项目8个,完成投资为上年同期的3.3倍。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53.8%,其中以永寿堂20000吨高品质道地药材枸杞智能制造车间、中宁“枸杞子”中药饮片深加工建设项目、“鲜枸杞子浆”中药饮片深加工项目为代表的医药制造业投资为上年同期8.5倍,中化锂电池年产10000吨NCM正极材料、中晶半导体年产1000吨半导体级单晶硅棒、协鑫晶体单晶设备升级及产能提升技术改造等项目拉动电子及通信设备高技术制造业比上年同期增长48.2%。

聚焦“一带两廊”建设,基础设施投资稳步推进。截至9月底,全市在库基础设施投资项目343个,其中开工项目191个。1-9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3%,占县属投资的8.2%。以河北地区城乡供水工程、清水河综合治理为代表的水利管理业投资为上年2.1倍,以中卫工业园区“能源岛”综合管道、老旧小区改造、火车站广场改造为代表的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8.8%,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比上年同期增长56.2%,土地管理业为上年的3.6倍。加快交通项目建设,全面改善交通问题,卫民黄河大桥建成通车,中卫南站黄河大桥稳步建设,打破了以往“一桥”连接南北的局面,县区加快建设镇乡公路、农村公路,仅道路运输业投资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达22%,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领域投资快速增长。中卫市第九中学、中宁中学教学楼、海原县第八小学等一批中小学建设项目施工建设,1-9月全市教育行业投资增长15.8%,占县属投资的2%,进一步优化了学校结构布局,推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宁夏安雅医院、县区医院救治能力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能力提升等一批卫生医疗机构新建、扩建项目,有效提升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19.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为上年同期的4.5倍。

民间投资平稳增长,内生动力持续恢复。1-9月,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5.4%,比上年同期提高28.3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6.4%,比上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除房地产开发建设外,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0.4%。分行业看,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45.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民间投资增长26.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民间投资增长169.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投资增长51.6%。

二、投资趋势放缓,结构性矛盾突出

投资放缓趋势明显,新项目拉动乏力。前三季度投资的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低基数和政策激励下的新能源、房地产开发项目,后期随着政策缩紧和储备项目的减少,投资放缓将是必然趋势。一是拉动投资高速增长的因素已经减弱,今年新入库新能源项目与房地产项目已经进入完工或进入收尾阶段,中科嘉业海原高崖200MWp光伏复合发电、阳光电源沙坡头区孟家湾100MW光伏复合发电、华润中宁徐套乡150MWp光伏复合项目等 18个新能源发电项目投资进度已经超过80%,9-10月全市新入库发电项目仅1个,补给不足以拉动新能源投资持续增长,9月新能源投资已由增转降(下降6.9%),上半年的拉动因素转变为四季度投资增长的制约因素;滨河首府、恒祥壹号院、壹方城、江元隆府三期等房地产项目已经封顶,后续仅有少量装修投资,其它房地产项目待11月中旬停工后,四季度房地产投资将呈现明显回落趋势。二是后期新入库项目整体偏小。8-9月份新入库项目明显偏小,5000万元以上项目仅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仅3个,计划总投资仅8.73亿元,大项目个数和规模将掣肘后期投资增长。三是部分项目投资上报进度缓慢。从在库项目看,个别项目本年计划投资完成额明显慢于序时进度,工程款支付进度严重滞后,投资上报进度慢于工程实际进度。

投资结构尚需优化,分布行业比较集中。从投资产业结构看,前三季度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为5.3:53.9:40.8,与上半年相比第一、三产业投资占比分别提高1.3和4.3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比分别回落0.4和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依旧偏弱。从产业内部结构看,投资分布行业过于集中,第二产业投资集中在以新能源为重点的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该行业占比达七成;制造业投资重点集中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高耗能行业,这三个行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的77.4%;服务业投资重点集中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水利管理业行业,分别占服务业投资的比重为10.5%、7.9%和6.8%,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几个行业投资明显偏少,占服务业投资比重为1.9%。

房地产销售逐渐“入秋”,影响后期房地产开发投资。1-9月房地产销售面积68.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7.9%, 比上半年回落19.2个百分点。一是主要已完工楼盘销售进入尾盘销售,中博山水大院商住小区、江元隆府二期等进入尾盘销售,销售速度放缓。二是受房价因素影响,部分购买者进入观望阶段,今年以来购地价格、钢材价格上涨拉动中卫房价出现了明显升高,近期部分省区二手房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银川部分小区房价略有回落,影响到购买者对中卫房价的预期。三是国家信贷规模调控,房地产销售贷款紧缩,销售速度整体放慢。销售进度放缓反作用影响四季度及明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经调查,全市60家房地产企业中21.7%的企业对四季度房地产运行和投资持悲观预期。

三、坚定发展信心,夯实 “稳增”的基础

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全市投资增长仍不稳固、不均衡,保持投资平稳增长挑战增多。在坚定发展信心的同时,仍需以更大努力夯实全市投资“稳增”的基础。

一是以促进开工为核心,狠抓项目开工入统。“一带两廊”规划为指引,尽快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紧紧围绕全市产业链薄弱环节,加强产业链招商,不断完善产业链提高投资拉动力。加强在手签约项目及全市四批重大项目的全周期管理,全流程跟踪,及时掌握项目推进和建设情况,解决制约项目建设落地中的突出问题,促进签约项目尽快落地。针对已入库列统的项目,各部门要营造良好营商服务环境,进一步提升项目建设进度,为投资增长增强后劲。紧扣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任务,严控“两高”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主导产业、主要产品、核心技术等投资项目,不断打造全市制造业支柱产业集群,提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二是以促进转型为主线,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充分发挥技术改造在加快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和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作用,引导企业锚定高端化、信息化、自动化进行技术改造投资,用足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提振企业实行技术改造的动力和信心。强化项目跟踪指导服务,积极联系金融机构和企业对接,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多举措在企业储备项目、政策申报和投资资金等方面给予企业服务和指导。把新基建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口,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基建项目建设,加快发展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稳妥推进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打破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教育等行业的“玻璃门”、“弹簧门”,努力促使货币和信贷资金惠及到民间企业,提高基础设施投资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促进民间投资各项政策真正落地,带动民间投资增长。

三是以“房住不炒”为抓手,指引房地产行业稳健发展。根据全市现有常住人口规模合理规划房地产业发展路径,不断完善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重点楼盘建设和销售指标的变化,及时分析原因、发出预警和做出响应。扩大调控范围,继续加大去库存力度,及时清理历年已建成未销售的楼盘,根治捂盘惜售问题。支持居民合理的居住需求,针对新房、二手房价差的套利炒房行为,尝试对二手房市场采取必要措施。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积极培育产业、增加就业。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