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市委和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各项稳经济政策落地见效,全市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市场需求稳定恢复,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新兴动能持续增强,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就业物价总体平稳,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经济运行总体稳定、稳中趋好。
一、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三次产业协同发力
经济增速排位“双提升”。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8.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位列全区五市第2位,排位比上半年前进1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5.12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8.1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5.77亿元,增长5%。从贡献率看,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6.9%、50.9%和32.1%,其中,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50.8%。从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半年的6.9:48.2:44.9调整为13.1:44.9:42。
二、生产供给持续巩固,重点产业支撑有力
1.农业生产态势良好。严格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筑牢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3%。其中,农业产值65.75亿元,增长7.9%;林业产值0.62亿元,下降25.5%;牧业产值40.6亿元,增长10.2%;渔业产值2.39亿元,增长18.4%;农林牧渔及辅助性活动3.75亿元,增长6.5%;五大行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58.1:0.5:35.9:2.1:3.3。畜牧业贡献突出。前三季度,牛出栏9.82万头,同比增长20.5%;羊出栏94.32万只,增长29.5%;生猪出栏32.33万头,增长3.8%;家禽出栏174.75万只,下降1.1%。牛和家禽存栏分别增长7.5%和10.2%,生猪和羊存栏分别下降4.4%和5.2%。畜牧业拉动农林牧业总产值增长3.5个百分点,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种植业。种植业品类丰富。前三季度,蔬菜播种面积25.68万亩,增长14.7%;瓜果播种面积62.25万亩,增长25.1%;园林水果播种面积32.48万亩,增长7.9%;枸杞播种面积25.46万亩,增长7.4%。农产品供应充足。前三季度,全市蔬菜产量44.31万吨,同比增长11.5%;瓜果136.71万吨,增长31.2%;肉产量6.24万吨,增长12.6%;禽蛋产量2.82万吨,增长15.9%;奶产量42.85万吨,增长27.6%。
2.工业生产稳步提升。持续推进“工业倍增行动”,深入摸排企业生产情况,加强调度服务保障,加大纾难解困力度,工业经济克难前进。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比1—8月加快0.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3.2个百分点。采矿业拉动有力。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增长70.4%,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5.6%,拉动规上工业增长9.9个百分点;制造业下降1.9%,降幅比1—8月收窄2.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5%。主要行业增长面扩大。十大主导行业中,有6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60%,比上半年扩大30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7.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0.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27.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8.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4增4降”。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长33.1%,发电量增长23.2%,单晶硅增长19.6%,铁合金增长10.9%,合成氨下降44.3%,钢材下降24.7%,电石下降21.4%,水泥下降10%。
3.服务业恢复较快。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服务需求持续释放,电信行业加快发展,交通运输和住宿餐饮等行业快速恢复,带动服务业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5.77亿元,同比增长5%,比上年同期加快3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比去年同期提升9.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7.88亿元,同比增长6%,比上年同期加快6.1个百分点,对服务业增加值的贡献率12.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1.71亿元,增长9.5%,加快6.6个百分点,对服务业增加值的贡献率21.5%;住宿和餐饮业5.05亿元,增长11.8%,加快13.9个百分点,对服务业增加值的贡献率6.5%;金融业19.17亿元,增长6.2%,加快2.9个百分点,对服务业增加值的贡献率13.5%;房地产业14.58亿元,增长6%,加快5.4个百分点,对服务业增加值的贡献率10%;其他服务业94.96亿元,增长3.2%,加快1个百分点,对服务业增加值的贡献率34.6%。
三、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投资出口增速下滑
1.投资增速年内首负。扎实开展“扩大有效投资巩固提升年”和“扩大有效投资百日攻坚”行动,始终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抓手,加大攻坚力度,全力破解难点卡点问题,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缺乏大项目支撑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下滑。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3%,分别比上半年和1—8月回落8.9个和3.7个百分点。其中,区属投资下降9.9%,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19.6%;县属投资下降1.2%,占80.4%。三次产业“1增2降”。县属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5.4%,降幅比1—8月收窄6个百分点,下拉全市县属投资增速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下降6.7%,下拉县属投资增速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6%,拉动县属投资增长3.3个百分点。部分领域投资保持高速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同比增长66.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4.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0.1%。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降。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21.18亿元,同比下降22.2%,降幅比1—8月收窄0.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54.25万平方米,增长16%;商品房销售额27.6亿元,增长13.6%。
2.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扎实开展“消费需求促进年”活动,着力加快消费恢复和扩大消费,紧盯消费短板增补政策措施,抢抓消费热潮,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向好。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96亿元,同比下降1.6%,高于全区0.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26.6亿元,增长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6.1%;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75.36亿元,下降2.4%,占73.9%。城镇消费恢复快于农村。前三季度,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76.41亿元,下降1.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9个百分点;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25.55亿元,下降2.2%,由正转负比上半年回落2.8个百分点。餐饮消费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实现餐饮收入13.58亿元,增长11.9%;商品零售88.38亿元,下降3.4%,低于餐饮收入15.3个百分点。商品销售稳定增长。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15类商品中有9类零售额实现增长。其中,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食品、化妆品、日用品和通讯器材零售额保持增长,分别增长7.3%、16.1%、23.5%和42.1%,石油及制品和汽车等大宗商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8.7%和33%。
3.对外贸易降幅收窄。据中卫海关统计,前三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3.1亿元,同比下降53.4%,今年以来下降幅度均超过50%,但降幅持续收窄,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收窄12.5个和6.4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总额2.17亿元,下降81.5%;出口总额10.93亿元,下降33.4%。从工业出口情况看,全市有14家规上工业企业出口产品,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41.8%。
四、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1.财政收支持续好转。据市财政局统计,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4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税收收入11.1亿元,下降0.7%,税收中增值税4.33亿元,增长61.6%;非税收入7.34亿元,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3.06亿元,增长8%。其中,卫生健康、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力度加大,分别增长32.3%、26.6%和41.6%。
2.企业效益逐步改善。随着企业生产稳步回升,产销衔接逐渐好转,企业营业收入回暖复苏。1—8月,全市194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0.5亿元,同比下降23.5%,降幅分别比1—7月和上半年收窄1.5个和3.1个百分点;全市7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增长7.9%,10大行业门类中有7个实现增长。从盈利状况看,1—8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亏损7.4亿元,比1—7月和上半年减亏0.8亿元和3.2亿元。规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3.1亿元,10大行业门类中有6个实现盈利。
3.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据国家统计局中卫调查队统计,前三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09元,同比增长7.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14元,增长6.6%,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39元,增长8.1%,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进一步缩小,由上年同期的2.21下降为2.18,共同富裕扎实推进。
五、市场主体活力增强,运行环境稳定向好
1.市场主体培育加快。截至9月末,全市现有在库“四上”企业56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58家,其中,新增“四上”企业64家。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9月27日,全市工商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2206户,增长25.2%。
2.金融信贷平稳增长。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卫市分行统计,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57.68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住户存款555.58亿元,增长14.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32.31亿元,增长12%。其中,短期贷款290.27亿元,增长4%;中长期贷款301.92亿元,增长27.4%。
3.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据市人社局统计,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12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8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52人,分别完成全市全年目标任务的123.6%、132.4%和163.5%。
4.消费价格温和上涨。据国家统计局中卫调查队统计,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8%。八大类价格同比“5涨1跌2持平”。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1.8%,衣着类上涨0.3%,居住类同比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同比持平,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2%,医疗保健类上涨1.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4.9%。
六、新兴动能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1.信息产业增势强劲。前三季度,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实现增加值14.2亿元,同比增长26.5%,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拉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8个百分点。1—8月,电信业务总量增长43.6%,增速全区领先,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1.8个百分点。
2.高技术产业发展壮大。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9.2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5.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4.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1%,降幅分别比上半年收窄14.1个和13.3个百分点。
3.民营经济贡献突出。前三季度,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比上半年加快5.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1个百分点;有资质的民营建筑业产值占全市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总产值比重86.6%;限上民营商贸企业营业额占全市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的比重72.8%;规上民营服务业营业收入33.5亿元,占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比重58.7%;民间投资下降5.6%,占全市投资的比重46.3%。
4.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前三季度,高耗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大幅下降,下降29.7%。风力、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发电量127.35亿千瓦时,增长15.1%,占全部规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59.4%。
总体来看,全市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但也要看到,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全市上下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盯全年目标任务,以稳工业、扩投资、促消费为着力点,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功夫,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深度挖掘增长新动能,持续激发消费潜能,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全力巩固经济恢复基础,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文解读: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