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21/2020-00076
文  号:
卫卫发〔2020〕94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责任部门: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20年08月31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17号提案的答复

对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17号提案的答复

卫卫发〔2020〕94号

民革中卫市委员会、民进中卫市委员会: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康养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该提案共提出具体建议4条,由我单位联合相关部门负责办理的4条,目前已办结4条。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条建议办理情况:强化顶层设计,明确部门职责。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印发了《中共中卫市委员会办公室 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等22个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卫党办发〔2019〕28号) 明确了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职责,同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过调研讨论、多方征求意见,拟定了《中卫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中卫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工作制度》,并正在提请老龄工作委员会讨论研究并印发,通过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全民行动,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推动康养产业稳步前行。

第二条建议办理情况: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康养机构建设。一是争取项目资金3.7亿元,建设6万平米市中医医院,其中9000㎡用于康复中心和安宁疗护中心建设。首先以中卫市中医院新院的康复中心为基础,将市残联建设的8000㎡康复楼由市中医医院托管运营,与市中医院建设的9000㎡康复楼资源整合,组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卫康复基地”。积极推动市中医医院加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医联体,成为第一批医联体单位,将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在科室共建、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为我市的康养建设注入技术活力。同时,中医院投资260万元,建设全区第一家具有浓厚中医药特色的沙疗中心 ,在康复中心一楼建成了一个拥有13间治疗室的中卫硒砂五行沙疗中心。突出中医特色康养服务。其次,开展临终关怀。今年争取项目资金140万元,加强安宁疗护服务中心设施建设(市中医院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单位)。计划设置安宁疗护床位50张,现已设置床位20张。抽调高年资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4名,专业护工10名,组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医疗团队,基础服务配套设施正在建设当中。下一步将中医院逐步打造成集“医疗、养老、护理、康复、社工”五位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建设成能够辐射中卫及周边省、市、县的医养结合中心,为我市及周边县市的老年人提供更好健康服务;二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北京市朝阳区长友养老院投资参与到医养综合服务领域。投资福彩公益金5890万元,建设中卫市康养中心--共有7栋建筑,主体工程已建成建筑面积21087平方米,设置床位570张。中卫市沙坡头区第二中心敬老院、中卫市沙坡头区第三中心敬老院3栋建筑采用委托经营形式运营,设置床位228张,主要收养政府兜底的特困供养人员;中卫市老年人活动中心、中卫市关爱护理院4栋楼为社会养老区,采用公建民营方式运营,设置床位342张,主要面向愿意入住的社会老年人开放,由运营团队投资3000万元以上(其中运营前完成投资不低于1000万元),打造成旅游养老、异地养老项目,填补中卫市旅游养老的空白。三是完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我市市本级一级医疗机构“空白”,不便于老人就近就医,报请编制部门批复组建滨河、文昌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医疗机构走进社区,方便城市居民(老人)就近廉价看病和康养服务。这些工作的开展,为我市康养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条建议办理情况:发展基层健康养老服务。一是规范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免费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审、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截止2020年6月底,全市已为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93228人,体检率达77.43%,健康管理率达67.75%;二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市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420个,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总服务1048200人次,服务覆盖率达100%。三是推进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专业服务为纽带、以解决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老饭桌建设。今年,我们争取到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资金1095万元,新建9个农村老饭桌和4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截至目前,全市建成了11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72所农村老饭桌,接受日间照料服务的老年人有2500余人。争取到农村老饭桌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补助资金93万元,支持以服务居家日常生活困难老人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正常运营;四是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督促全市13家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中宁县太阳城养老中心、海原县阅海养老中心2家养老机构已批准设立了医疗机构。强化4家公立医院开展老年医学科建设和管理。实行病房定位、病床定数,重点对孤残障瘫病的老人实行优先入住优先治疗的原则。同时,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均为高龄、失能及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挂号、就诊、取药、收费、综合诊疗等就医便利服务,并在相应窗口明显位置设置“老年人优先”标志,为老年人就医开通绿色通道。鼓励养老机构开设护理型床位和护理性服务,按照有关鼓励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出资兴办与医疗、养老机构联办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对非盈利型民办养老机构(设置床位50张及以上)投入运行的给予一定的补贴,自建用房并投入使用5年以上的,按照核定的床位数给予每张床位8000元的一次性开办补助(含自治区补助的6000元);对用房自建或租用房且租期5年(含)以上并投入使用的护理型床位,分别再给予每张床位5000元或3000元的一次性开办补助;对租用房或改扩建并投入养老使用5年以上的,按照核定的床位数给予每张床位5000元(含自治区补助4000元)的一次性开办补助;对租用房或改扩建的并投入养老使用5年以上的护理型床位,再给予每张床位3000元的一次性开办补助;民办和公建民营的养老服务机构按入住满一个月以上的老年人实际占用床位数计算全年平均数,每年由所在地(县)区财政给予每张床位每年1800元的运营补贴,补助期限5年。受补助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5年内改变用途的,收回一次性开办补助款。

第四条建议办理情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工作。借助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民政厅养老培训基地建设,不断加强护理员的培训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共有254名工作人员,其中:养老护理员113名,有资质证书的97名,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已达85.8%。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本科、专科毕业生以及技工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与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实际工作满3年的,一次性给予6000元补助,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同时还通过提升护理员工资水平来留住人才,护理员工资由原来的1900元提升为2500元。三是加强康复专业人才招聘。强化4家公立医院开展老年医学科建设和管理。



中卫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8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中卫市卫生健康委员会:7067209)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