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039号提案的答复
卫卫发〔2021〕44号市政府督查室:
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039号提案《关于试点在有条件的县(市)级公立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该提案共提出具体建议1条,由我单位联合相关部门负责办理的1条,目前正在积极办理,需跨年度完成。具体情况如下:
随着我国现阶段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由于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而现状却是--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经常往返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家属负担。为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为此就能引进来医养结合。近年来,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鼓励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中心和老年医学科建设,并结合医院实际和功能定位,计划将市中医医院打造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集医养一体的医养结合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一体化的医养服务。
一是制定工作方案,深入开展调查。结合我市及中医院实际,制定中医院建设养老机构工作方案,深入开展调查。抽调医护人员50余人,组成专门调查队伍,深入乡镇、社区、医疗、养老机构访谈1000余人,并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对我市养老服务现状开展调查摸底,掌握基本情况,了解市民对医养结合服务、安宁疗护服务需求和社会认可程度。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召开启动会议,开展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相关理念和知识的培训2期。根据安宁疗护服务规范,将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理念纳入医疗服务和健康宣教体系,进一步统一医护人员思想,提高医护人员对医养结合、安宁疗护工作认识,激发医护人员对老人、临终关怀对象的服务热情。通过制作宣传片、悬挂横幅标语、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举办教育讲座,组织宣传队深入乡村社区设点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宣传足迹遍布9个乡镇社区,受益群众近万人。有效提高了社会公众对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的认知度、接受度,全社会关注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三是不断提升医养服务能力。为了提升中医院医养服务能力,按照就近方便、互利互惠的原则,中医院积极和养老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明确双方责任,推进医疗养老联合体(简称医养联合体)建设,与慈爱康养中心、长友养老中心、卫尔康康养中心、中卫市社会福利院等单位建立医养联合体,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推动中医院定期到养老机构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建立双向转诊、急诊急救等医疗救治绿色通道,承担养老机构医务人员培训任务。
四是积极争取部门、经费支持。积极与市发改委、财政局协调立项,申请自治区卫健委拨付医养结合项目资金150万元,同时正在积极筹划向编办等部门申请养老机构编制等相关事宜。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制定中医院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定向培养、合作培养和针对性培养相关制度,不断加强医养结合发展的专业人才培训和保障机制。目前已派出4名医护人员赴漳州市中医院培训学习。计划7月1日抽调4名医师2名护理人员赴附属医总院进修学习。中医院设立养老机构,建设医养结合机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由于医养结合机构的建设涉及若干部门、机构相互协调配合和自身条件的成熟,需要一定的流程和时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严格按照养老机构设置流程,明确工作目标,再添措施,再加力度,努力推进我市医养服务工作不断发展,争取2022年中医院设立养老机构许可备案并挂牌。
中卫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6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