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中卫市乡村振兴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乡村振兴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27/2023-00049
文  号:
发布机构:
市乡村振兴局
责任部门:
市乡村振兴局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23年05月31日
标  题: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市乡村振兴局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围绕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重点,在压实责任上下功夫,在推动落实上用力,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强化防返贫监测帮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是严把识别退出关。继续落实常态化排查工作,通过日常排查、集中排查和行业部门筛查预警等方式相结合,提高防止返贫监测的及时性、精准性。2023年新识别监测对象112户435人,风险消除126户485人。二是开展集中排查工作。制定印发了《中卫市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以8000元作为收入监测值,在全市所有农村地区开展集中排查工作,已排查农户7.5万户,发放监测对象申报和帮扶政策“明白纸”21.1万份,拟纳入监测对象23户90人。三是加强“两个收入”监测。落实一月一分析、一月一通报工作机制,促进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23年度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前6个月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942元和6723元,同比增加809元和1048元,同比增长13.2%和18.5%。四是持续落实金融帮扶政策。1—4月,全市新增小额信贷6460户3.41亿元,贷款余额18161户10.78亿元,覆盖率50%。发放“富民贷”4449户48137万元。

二、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一是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安排中央衔接资金6.09亿元,谋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配套等项目1209个,产业发展类资金占比为58.38%。二是持续抓好稳岗就业。将促进就业作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定增收的核心,在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帮扶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务工就业47248人,完成年度任务5.3万人的89.15%。全市53个帮扶车间已开工51家,吸纳脱贫人口(监测对象)936人。三是保障扶贫资产效益。组织开展扶贫资产大排查、盘活闲置低效扶贫资产专项行动,对现有的14749项71.88亿元的扶贫资产加强管理,落实建管并重、建用并重的后续管护机制,确保持续发挥效益。四是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素质。制定《全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实地培训学习工作方案》,先后分三期组织54名县(区)、乡镇干部赴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实地考察学习,切实提升了履职尽责能力。

三、扎实推进移民致富提升行动,不断改善搬迁地区发展水平。一是聚焦项目实施。整合资金4.26亿元,谋划项目641个,目前已开工594个项目,开工率92.3%。二是聚焦产业就业。坚持“一村一业”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中宁县太阳梁乡枸杞种植科技示范基地、大战场镇高标准露地蔬菜产业园,实施常乐镇、徐套乡、太阳梁乡、三河镇等肉牛肉羊“出户入园”等项目。通过“五个一批”促进移民务工就业,开展技能培训495人次,培训劳务经纪人428人,发放创业贷款22笔283万元,实现移民转移就业3.2万人。三是聚焦示范引领。将中宁县大战场镇、太阳梁乡,沙坡头区海和村、中宁县红梧村、海原县富陵村等16个村列入自治区移民致富提升行动“一区十镇百村”示范乡村,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以点带面,推动移民地区整体发展。

四、强化督导调研,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开展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督导。抽调单位业务骨干与市专治办组成联合督导组,对沙坡头区开展实地督导,共走访3个乡镇3个行政村,发现反馈问题7个。同时,组织在全市乡村振兴系统开展专项治理大排查大起底工作,共排查发现4个方面23个具体问题,已完成整改12个。二是开展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及帮扶责任人专项督导。4月25日-28日,我局联合市委组织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及帮扶责任人履职尽责情况进行了实地督导调研,深入6个乡镇11个村,走访入户20户(其中监测户9户,脱贫户11户),电话抽查帮扶干部16人,访谈乡村干部30余人,发现反馈3个方面8个问题。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