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审议意见办理工作总结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和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交由市住建局办理的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主办件3件,协办件1件,审议意见主办件3件,目前,3件主办件已全部办结,协办件办理意见已回复主办单位,3件审议意见已全部办结。
一、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一)“关于解决10个城边村房屋改造问题的建议”办理情况
为解决文昌、滨河、东园3镇10个城边村2643栋(其中土坯房738栋)房屋改造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切实保障群众住房安全,我局指导沙坡头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根据《宁夏农村危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结合10个城边村房实际,拟定了《沙坡头区城乡结合部房屋改造实施方案》,对规划较为统一、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居户集中的文昌镇雍楼村5、7、8队,滨河镇官桥村、城北村、高庙村、沙桥村,东园镇曹闸村、八字渠村1-7队、双桥村3队,采取居户申请、村镇审批、按照村庄规划要求和危房改造质量标准原址翻建,根据自治区危房改造补助标准补助,农业户补助资金来源于中央、自治区财政补助和市、区配套,非农业户补助资金来源于沙坡头区财政全额配套;对未形成统一规划、基础设施较差、住户分散且多为危房的东园镇双渠村1、4、5队、八字渠村8、9队,文昌镇东园村5、6队、雍楼村2、3、6、7队共351户居户,采取集中安置改造的方式,选址4个安置点共占地98.5亩,由居户申请、村镇审批,动员居户在新安置点按照危房改造质量标准新建房屋(新宅基地统一为270平方米),对原有房屋及宅基地收回复耕,根据自治区危房改造补助标准补助,农业户补助资金来源于中央、自治区财政补助和市、区配套,非农业户补助资金来源于沙坡头区财政全额配套,安置点土地征收费用及原宅基地超面积置换补偿费用由沙坡头区财政配套。
《沙坡头区城乡结合部房屋改造实施方案》提请沙坡头区政府专题会议研究时,各相关部门提出群众主要意愿是要求进行棚户区改造置换安置楼房,对原址翻建和集中安置改造的积极性不高,鉴于城边村在城市建成区以外,无法享受棚改政策且政府化解债务停止实施棚改安置房项目,该方案实施条件不成熟,暂时不能实施。
下一步,我局将联合沙坡头区政府积极做好城边村群众的政策解释工作,动员引导群众接受原址翻建和集中安置改造方式进行危房改造。
(二)“关于加强老旧‘三无’小区基础设施改造的建议”办理情况
为不断完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集中整治“三无”小区环境卫生,切实规范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结合城市“双创”工作,我局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并会同沙坡头区政府在现场排摸的基础上,拟定了《中卫市辖区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方案》,对需改造的老旧小区整合为62个,分三期完成改造。一期项目计划对市辖区27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其中,文昌镇12个,滨河镇15个,建筑面积91.3万平方米,涉及居住户数1.1万余户。根据居民改造意愿和诉求,改造内容为配套设施工程和楼体维修工程两大部分。其中,配套设施工程包括污水管网、路面铺装硬化、安装铁艺大门及围栏、监控设施、新建自行车棚和小区门房等。楼体维修工程包括外墙保温、楼道粉刷、屋面防水和更换楼道窗户单元门等。概算投资14778万元,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8233万元,中央补助资金和市财政配套6545万元。目前,一期项目沙坡头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正在组织招投标,9月10日全面开工,已到位资金6800万元。
(三)“关于设立中卫市‘环卫工人节’的建议”办理情况
我市环卫事业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财政每年均安排稳定的环卫经费投入,目前,全市从事人工保洁、机械清扫、垃圾清运、广场公园公厕管理、市政维修、后勤保障、路灯管护等一线人员共计650左右人。因此,设立环卫工人节对提高环卫工人社会地位,进一步促进我市环卫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机构改革后,市辖区环卫工作整体移交沙坡头区人民政府管理。下一步,我局将积极对接沙坡头区人民政府,向市委、市人民政府申报设立中卫市“环卫工人节”,让市民群众更加关注、关爱环卫工人。
二、审议意见办理情况
(一)“着力解决好老旧小区的供暖、供电、排污、绿化、亮化等问题,补齐创城工作中的基础设施短板”审议意见办理情况
我局将此意见办理工作与2号人大建议“关于加强老旧‘三无’小区基础设施改造的建议”相结合,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并会同沙坡头区政府在现场排摸的基础上,拟定了《中卫市辖区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方案》,对需改造的老旧小区整合为62个,分三期完成改造,概算投资14778万元。目前,一期项目沙坡头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正在组织招投标,9月10日全面开工,已到位资金6800万元。
(二)“中卫市‘以克论净’机制在全国推广,已成为全市乃至全区靓丽的名片,但随着城市的扩大,要保持这张靓丽的名片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办理情况
目前,我市“以克论净·深度清洁”的核心内容简要概括为“1235”,即:一个理念:精心精细管理城市理念;两种模式:机械清扫与人工保洁相结合的模式;三个严格:严格责任区域、严格责任监管、严格责任落实;“两个5标准”:道路浮尘每平方米不超过5克,地面垃圾停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具体措施如下:
1.细化责任区域。根据人流和车流量,将城区680万平方米的卫生保洁区域细化为216个责任点,精确测算每个区域的保洁面积。老城区繁华地段人均保洁面积0.5~1万平方米,一般地段1.5万平方米,新区约7万平方米。每个责任点核定两名环卫工人,实行“两班倒”作业。每人8小时,全天16小时不间断保洁。
2.全程机械洗扫。先后投入3300余万元,购置大、中、小型机械清(洗)扫、冲洗、抑尘车辆51辆,实现了市区主次干道清(洗)扫作业机械化全覆盖。机械车辆的投入运行,极大地降低了环卫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环卫作业效率。目前,环卫机械化作业面积530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率达78%,浮尘清扫合格率达98%以上。
3.层层严格考核。设有三层的监管考核体系,一是设有专门的检测组,由9名检测员每天对216个保洁责任点的作业情况进行三次检测;二是设有专门的考核组,由4名考核员每天对检测员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三是设有专门的督查组,每天对检测员和考核员的工作进行督查。检测、考核、督查的结果当日均记录在案,每个月汇总通报一次,严格兑现处罚。
4.加大财政投入。全市机构改革后,将市容环境卫生移交沙坡头区承担,沙坡头区城市公用事业管理所积极向沙坡头区政府申请继续加大环卫工作投入,购买保洁车辆和工具,提高环卫工待遇,保持“以克论净”这张中卫靓丽的名片。
(三)“沙坡头区滨河镇大板村位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近年来,市政府实施棚户区改造搬迁了大部分群众,但目前还有956户690个宅基地未搬迁,因房屋年久失修、基础设施差,吃水难、行路难,且位于城市控制发展区不允许翻建等问题,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群众多次上访,建议对大板村剩余住户实施整体搬迁”办理情况
按照市人民政府2018年第26次常务会议纪要精神,中卫市本级棚户区改造项目交由沙坡头区政府负责,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原则上不再新建棚改项目。对此,沙坡头区政府提出2套搬迁方案:一是列入棚改项目,安置在现有空置安置房源的新墩西区D地块棚改安置住房项目;二是重新选址搬迁安置地点,整体搬迁,整体建设。
因大板村不在城市规划区域内,与国家棚改政策规定的“棚户区改造范围为城市规划区域内或重点集镇居住区”不符,无法列入棚改项目范围,市人民政府意见选择方案二,建设地点为四排水沟涝池村段两侧土地,该地块东至机场大道,南靠沙坡头区大道,西邻牛滩村耕地,背靠卫青公路,占地1712亩。此项目由沙坡头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目前已完成前期实地排查、测绘及核算,待市政府研究同意后实施。
中卫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9年9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