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矿产资源开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然当时环保意识的滞后、技术条件的限制,却也遗留下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风沙侵袭、水环境污染风险等生态伤疤,采坑疮痍,地形受损,矿山地质环境及生态系统遭受重创。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矿山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有力解决矿山领域历史欠账。2021年实施的中卫市沙坡头区石墩水铁矿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综合治理项目,不仅标志着我市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领域小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治理探索与实践,更融合了“矿山治理+光伏项目”创新模式,实现了废弃土地的高效盘活与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该项目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东园镇石墩水地区,乌玛高速北侧、西云大道南侧。生态修复采取以点促面,探索小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山:采取仿自然、近自然修复方法,以自然恢复力为主导,辅以适度人工干预,实施以削坡减荷,采坑回填等措施,促进山体生态恢复;水:保留原有水系脉络,实施坑塘连通工程,恢复水循环;林:种植适生山杏、山桃、紫丁香等乔灌木,构建多层次植被群落,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田:对受损土地进行渣堆清理、土地平整,与周边平整地貌相协调,为农业生产创造条件;草:广泛播撒当地冷蒿、冰草、芨芨草草籽,促进草地快速覆盖,防止水土流失,提升土壤质量;沙:采用麦草方格的方式进行防沙固沙,有效控制风沙侵蚀,巩固生态修复成果。通过投入1324万元,治理面积226.28公顷,项目的实施有效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显著提升区域植被覆盖度,重塑项目区地形地貌环境,恢复土地资源的生态和生产功能。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治理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再利用的土地资源引入总投资6亿元的100MW+50MW复合光伏项目,实现了土地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解决了光伏用地难的问题,还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石墩水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与光伏项目的结合,因地制宜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和产业开发融合,是我市以小投入为支点,撬动经济产业大发展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与新能源发展领域的一次成功探索,也为其他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