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接待办公室(机关事务局) 2018年度社会扶贫工作总结
2018年以来,我办(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关于脱贫攻坚各项重要战略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大扶贫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有序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为帮扶村海原县郑旗乡老鸦村早日实现脱贫提供了坚强的保障。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学习,明确责任。通过开会传达(党组会、局务会、专题培训会)、集中培训、微信、短信提醒等方式加强干部职工对中央、区、市相关脱贫攻坚文件和政策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脱贫政策文件精神和阶段工作重点,为更精准地帮扶贫困户脱贫打好基础。为抓好帮扶工作,主任(局长)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办(局)干部职工无条件地服从和配合抓好扶贫攻坚工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了我办(局)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目标精准,措施得力。办(局)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帮扶村蹲点调研,摸清底数,撰写调研报告,明确脱贫目标,掌握准确情况,对整体推进帮扶工作提前做好了谋划;充分调动全办(局)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制定年度脱贫规划,精确了解每一户贫困户存在的问题。在帮扶过程中,每一位帮扶干部针对自己帮扶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脱贫规划,修订帮扶措施,有效指导贫困户脱贫。
(三)多措并举,精准扶贫。一是组织干部职工深入老鸦村90人次,了解贫困群众生活现状,听取贫困群众心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积极推动移民搬迁工作进度;二是积极联系协调县、乡水管部门,乡党委、政府,及时完成冻毁管道的维修,彻底解决了老鸦村因山洪和冰冻造成的供水管网时断时续的问题;三是筹措资金1万元帮助修缮了村前2座危桥,加强了老鸦村与外界的联系;四是协调帮助9户建档立卡群众领取了银川市掌政乡异地搬迁住房钥匙;五是在留守群众中树立和发挥“两个带头人”的脱贫示范作用,协调海原县人社局为养殖专业户李海忠、李旭明创业贴息贷款各8万元;鼓励村党支部书记李成功继续扩大和发展养殖产业(已购买牛犊52头)并协调解决其牛棚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特色养殖产业的带动能力,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四)支部互帮,“对口”扶贫。一是积极协调县、乡两级相关部门,联系企业捐款、捐物3万元,在原有村部南侧新建2间村“两委”办公用房,在村部广场安装路灯,进一步加强了老鸦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筹资0.5万余元,购买旗杆、国旗,修建国旗旗台,对村部前面的空地进行硬化,在老鸦村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夯实了党的基层阵地建设;三是组织班子成员和部分党员代表与老鸦村党支部全体党员共同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对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查找、分析、研究对策;四是通过组织接待办、老鸦村两支部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过党员集体政治生日活动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荣誉感;五是围绕脱贫攻坚、基层党支部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内容与村干部、党员代表进行了深入座谈讨论,全面摸排掌握存在的问题,商讨制定整村推进方案;六是开展了慰问了贫困户慰问活动,先后慰问了5户计划生育纯女户和10名困难党员,并与老党员面对面、心贴心交流沟通,了解脱贫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差,严重制约老鸦村经济和民生的发展。水利方面,仅仅解决了“人畜”饮水(2016年由我办协调专项资金解决)其他用水全部靠天“吃饭”。道路方面,全村硬化村道10公里,通硬化路自然村6个,4个自然村未通公路,其他村内路面全为土路。通信网络方面仅部分地区覆盖网络及手机信号,大部分自然村完全接收不到通讯信号,未通有线电视。
(二)村级组织力量、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由于生态移民和自发移民,人口急剧减少,导致村庄“空心化”,党员绝大部分外出,目前老鸦村“两委”班子除村支书1人驻村外,其他班子成员属“走读”性质,有事来,无事走,党员和群众组织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村“两委”等村级组织功能虚化,成为“空架子”。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本村自身难以解决发展和村民所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农民收入结构单一。老鸦村长期以来干旱缺水,“靠天吃饭”,种植以小麦、马铃薯为主,辅以种植秋杂粮;养殖主要以牛羊为主,其他为辅,产业结构单一,产量低,农民群众增收困难。村级经济又无主导、特色产业项目。
(四)农户脱贫意愿主动性不强。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不足”,部分群众思想认识有偏差,主体意识不够强,有的贫困户家庭生活没有目标,致富没有规划,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来,积极性和主动性极低,有依赖“帮扶”、“救济”生活的现象存在。
(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老鸦村自然条件恶劣,山大沟深,且居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难度极大,村上没有集体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医疗、文体等基础活动设施。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