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 > 生态环境保护 > 环境整治情况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12/2017-68841
文  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生态环境局
责任部门:
市环境保护局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17年09月15日
标  题:
我市荒漠化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我市荒漠化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近年来,随着中德财政合作中国北方荒漠化综合治理宁夏项目中卫市沙坡头区项目和世界银行贷款宁夏黄河东岸防沙治沙项目中卫项目区的实施,我市腾格里沙漠地区沙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多,成片绿色拦住了荒漠化的脚步,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9月11日,记者走进沙坡头区迎水桥镇营盘水村荒漠化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区,放眼望去,各种沙生植物郁郁葱葱。据市治沙林场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雨水增多,人工种植的毛条、柠条、沙拐枣等抗旱灌木树种长势良好,沙蒿、沙葱等野生植物越来越多。

  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一直是中卫治沙人坚守的信念。自荒漠化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的长效项目实施以来,我市以“草方格+灌木林”的治沙方式为基础,结合封山育林、栽植农田防护林和压砂地栽植枣树、钙果、枸杞等形式,攻克沙丘流动和土地退化、沙化等难题,逐步积累起了荒漠化综合治理经验。

  扎草方格是固沙的创新办法,但是风吹日晒会使草方格风化,失去固沙作用。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卫治沙人在草方格间播撒沙蒿、沙米等植物种子,种子随风落到麦草方格周边,发芽后在麦草间生长形成植物草方格,达到了永久性固沙的目的。同时,为提高沙漠植树成活率,中卫治沙人在春季造林的基础上尝试秋季造林,通过实验发现,秋季造林比春季造林的成活率高13%。在人进沙退的过程中,中卫治沙人不断总结经验,发明了“便捷式沙漠造林器”,使用这种工具后,栽植柠条的成活率达到70%以上,种植效率也由以前每人每天种植200株提高到400株,还能保护苗木根系、保持沙漠中的水分。

  在探索前行的路上,“中卫治沙模式”确保了长效项目顺利开展,荒漠化综合治理效果显著。目前,中德财政合作中国北方荒漠化综合治理宁夏项目中卫市沙坡头区项目已完成扎草方格营造灌木林1.2万亩、封山育林5.49万亩、栽植农田防护林3073亩。世界银行贷款宁夏黄河东岸防沙治沙项目中卫项目区已完成人工扎设草方格营造灌木林22.3万亩,生态防护林1.56万亩,防火道路(沙地)105.07公里。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