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市政府(办)文件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01/2018-05762
文  号:
卫政办发〔2018〕9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部门: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18年01月19日
标  题: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卫市盐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卫市盐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卫政办发〔2018〕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现将《中卫市盐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中卫市盐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25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发〔2017〕17号)精神,积极稳妥推进我市盐业体制改革,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确保食盐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为核心,在坚持食盐专营制度基础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依法治盐,创新管理模式,健全食盐储备,严格市场监管,建立公平竞争、监管到位的市场环境,全面提升我市盐业综合管理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企分开原则。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加快建设专业执法队伍,明确各方管理职责,创新管理方式,实施依法治理。

  (二)确保食盐质量安全。健全社会食盐储备体系,加强应急机制建设,保障边远贫困碘缺乏地区的碘盐供应,保障食盐质量安全,实现科学补碘。

  (三)注重释放市场活力。取消食盐产销区域限制,改革食盐定价机制和工业盐管理,鼓励产销企业兼并重组,不断做强做优,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四)注重统筹协调推进。把确保用盐安全、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维护盐业市场稳定和激发市场活力有机结合,节约社会总体成本,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各项改革措施,确保改革稳妥推进。

  三、总体目标

  按照自治区盐业体制改革总体要求,结合我市盐业市场管理实际,完善食盐专营制度,组建食盐质量安全监管专业化队伍;加强食盐管理制度建设,保障食盐供应安全;推进盐业管理综合改革,完善食盐储备制度;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加强应急机制建设,确保食盐市场稳定,平稳有序推进全市盐业体制改革工作。

  四、主要任务

  (一)理顺食盐监管体制机制,确保改革平稳有序。

  1.完善食盐专营制度。进一步规范食盐批发企业资质,以全市现有食盐批发企业为基数,不再核准新增食盐批发企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依照新的规范条件,综合考虑技术水平、区域布局、卫生保障条件、仓储设施等因素,对全市现有食盐批发企业资质重新进行严格审核后,报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备案,并在指定网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责任单位:各县(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2.建立专业监管体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为盐业主管机构,主管全市盐业工作,负责制定盐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管理全市食盐专营工作。明确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担食盐安全监管职责,完善监管工作机制和食盐检测体系。市编办、财政局等部门要科学划转职能、合理配备机构编制和提供经费保障。各县(区)要结合工作实际,配备力量,加强盐业管理工作,建立管理顺畅、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盐业管理体制机制。(责任单位:各县(区),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宁夏盐业公司中卫分公司)

  (二)推进盐业管理综合改革,完善食盐储备制度。

  1.改革食盐生产批发区域限制。依据国务院方案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自2017年1月1日起,允许现有省级食盐批发企业和取得食盐批发许可证的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我市流通和销售领域,开展跨区域经营,但应主动将企业主要信息向市盐业主管机构报备。现有食盐批发企业许可证不再重新核发,有效期延至2018年12月31日。从2018年1月1日开始,现有食盐批发企业可依照新的规定申请许可,根据许可范围从事相应的经营活动。市级食盐批发企业经营信息向自治区盐业主管机构进行报备后,可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食盐经营活动。鼓励盐业企业依托现有营销网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开展综合性商品流通业务。(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宁夏盐业公司中卫分公司)

  2.改革食盐定价机制。自2017年1月1日起,放开全市食盐批发、零售价格,由食盐专营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食盐品质、市场供求等因素自主确定。各级价格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食盐零售价格的市场监测,配合盐业主管机构采取措施,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特殊情况下可依法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或其他应急措施,防止普通食盐价格异常波动。(责任单位:各县(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改革工业盐运销管理。取消现行的两碱工业盐备案和准运制度,取消对小工业盐和盐产品进入市场的各类限制,放开小工业盐及盐产品市场和价格。工业盐生产企业必须建立、保存完整的生产、销售、库存台账,保留2年以上备查,防止工业盐流入食盐市场。市场监管部门要督促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工业盐产品质量监管,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要依法查处虚假广告和侵权假冒行为。通过各相关部门协作联动,确保市场放开,管理严格,监管有效。(责任单位:各县(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4.加强食盐储备体系建设。建立由市人民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组成的全社会食盐储备体系,确保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食盐的安全有效供应。政府储备继续由宁夏盐业公司中卫分公司承担,食盐政府储备不低于市1个月食盐平均消费量(按照2016年食盐消费量测算)。企业储备量不得低于本企业正常经营情况下1个月的平均销售量。政府储备主要依托宁夏盐业公司中卫分公司仓储能力实施动态储备,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对食盐储备给予贷款贴息、管理费支出等支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对食盐储备库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宁夏盐业公司中卫分公司)

  (三)加强食盐管理制度建设,保障食盐供应安全。

  1.加快盐业信用体系建设。各级盐业主管机构要会同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价局)、市场监督局等相关部门建立食盐生产、批发企业及其负责人和高管人员信用记录,纳入国家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依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授权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和自治区、市相关网络平台建立健全信息公示制度,对拟进入食盐生产、批发领域的社会资本要在准入前公示有关信息,定期公示所有企业及其负责人的有关信息,对存在违法失信行为的企业和个人,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对行为后果严重且影响食盐安全的,依法采取行业禁入措施。(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宁夏盐业公司中卫分公司)

  2.强化科学补碘工作。充分发挥现有食盐批发企业的保障供应作用,有效拓宽碘盐供应渠道,确保合格碘盐覆盖率在90%以上,同时满足特定人群非碘盐消费需求。积极做好科学补碘宣传教育,提高孕妇、儿童和碘缺乏地区群众的科学补碘意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负责贯彻落实食盐加碘标准,组织开展碘的缺乏病监测,公布区域人群碘营养状况;划定边远贫困碘缺乏地区,做好动态监控,为确定全市碘盐保障供应提供决策依据。(责任单位:各县(区),市财政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宁夏盐业公司中卫分公司)

  3.强化应急机制建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全市食盐供应紧急突发事件的协调处置工作,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食盐供应应急预案,并向同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备案。紧急突发情况下,由盐业主管机构按照应急预案规定,采取投放政府储备、调运企业社会责任储备等方式,确保食盐市场稳定。(责任单位:各成员单位)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改革。

  市人民政府对全市盐业体制改革工作负总责,成立市盐业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盐业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加强统筹协调,做好督促检查和效果评估。改革过程中,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革过程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二)加强责任落实,确保食盐安全。

  严格按照市盐业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职责分工,全面落实改革过程中的各项任务。按照本方案确定的改革方向、基本原则、改革目标做好监管队伍建设、政府食盐储备、边贫地区碘盐供应等盐业体制改革相关工作。抓紧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形成监管合力。食盐监督管理职能移交以前,宁夏盐业局中卫分局(宁夏盐业公司中卫分公司)要与各级市场监督管理、公安等部门密切协作,依法开展食盐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大打击制贩假盐违法犯罪行为。

  (三)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改革期间,要进一步加强盐业体制改革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科学补碘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工作,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阵地,准确发声,确保全市盐业市场稳定。加强对食盐市场制贩假盐违法行为集中整治的宣传报道工作,形成对制售假冒伪劣食盐、工业盐流入食盐市场等涉盐违法犯罪活动的有力震慑,凝聚推动改革的正能量,为改革顺利推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