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市政府(办)文件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01/2018-25961
文  号:
卫政办发〔2018〕91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部门: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18年05月25日
标  题: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卫市富硒食用菌产业推进方案的通知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卫市富硒食用菌产业推进方案的通知

卫政办发〔2018〕9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中卫市富硒食用菌产业推进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5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中卫市富硒食用菌产业推进方案

  为加快推进全市富硒产业发展,打造“中国塞上硒谷”,着力提升中卫市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市场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促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扶贫,实现贫困人口稳步增收,结合中卫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围绕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现代农业发展、脱贫富民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紧密结合我市“四区七带”农业产业布局和土壤富硒等有利条件,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发展富硒食用菌产业,把富硒食用菌产业培育成为全市产业扶贫新的突破口,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政策保障体系、产业发展机制,实现精准扶贫。通过三年时间,将富硒食用菌产业打造成我市贫困地区产业精准扶贫的典范。

  二、建设内容

  (一)抓龙头带产业。以宁夏万齐集团、宁夏硒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2018年宁夏万齐集团重点建设富硒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包括工厂化生产设施、加工研发中心等,开展生产示范、技术培训、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宁夏硒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宁夏万齐集团全面合作,以万齐集团生产示范基地为中心,立足产业扶贫开展扶贫车间建设及扶贫工厂现代农业企业培育,围绕富硒食用菌研发、生产管理、深加工、品牌销售,在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有条件的贫困村建设试验示范基地,以香菇、平菇、猴头菇、灵芝为主导品种,带动周边贫困村农户推广种植富硒食用菌,建立“龙头企业+贫困户+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户的有效对接,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

  (二)抓标准保品质。宁夏硒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宁夏万齐集团技术合作,编制《中卫市富硒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中卫市富硒食用菌产品质量标准》。以宁夏万齐集团为主体,建成中卫市富硒食用菌产业研发认证中心。严格按照富硒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和品种、技术、管理、服务、销售“五统一”要求组织安排生产,建立订单生产、质量追溯、优质优价收购的品质保障机制,建成技术优、管理优、品质优、服务优、销售优的富硒食用菌“样板”示范区。

  (三)抓品牌增效益。宁夏万齐集团、宁夏硒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富硒”招牌,全力打造中卫富硒食用菌公共区域品牌,并培育企业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通过组织参加农展会、设立线上线下直营店和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推介中卫富硒食用菌产品,着力提升中卫富硒食用菌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富硒食用菌质量检测、认证和行业评价体系,夯实品牌建设基础。

  (四)抓产业带扶贫。宁夏万齐集团、宁夏硒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立足扶贫,不断创新完善产业化扶贫模式,借闽宁东西协作之力,将富硒食用菌产业作为我市贫困地区实现精准脱贫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由宁夏万齐集团牵头,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为基本经营方式,与合作社签订生产销售合同,由合作社组织农户,采取统一标准、统一建棚、统一提供菌棒、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产品销售、分户经营,独立核算的经营管理方式组织生产,第一年先试点,第二、第三年逐步推广。

  三、进度安排

  (一)富硒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由宁夏万齐集团建设年生产食用菌菌种300万棒、年产菌菇3000吨的富硒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其中:

  1.建设扶贫菌棒加工车间,包括建设日产2万食用菌菌棒生产区2400平方米,接种净化工作区1000平方米,主料、辅料库房5000平方米,菌包培养车间9600平方米,食用菌深加工车间2400平方米,建设鲜菇分拣、包装车间300平方米,冷藏保鲜库面积1300平方米。争取2018年9月底完成。

  2.建设扶贫工厂,包括新建日光温型发菌棚100个,冬季日光温室出菇棚100个,夏季出菇双膜大拱棚240个,专用棚60个。争取2020年12月底完成。

  3.建设菌种、产品深加工研发中心800平方米。争取2018年12月底完成。

  (二)富硒食用菌标准化体系建设。一是制订技术标准。2018年5月底前完成《中卫市富硒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定,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富硒食用菌产品质量标准》制定。二是建设研发认证中心。2018年12月底完成富硒食用菌产业研发认证中心建设。三是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由宁夏万齐集团按照富硒食用菌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建设企业端富硒食用菌追溯体系。

  (三)富硒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建设。以宁夏万齐集团富硒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为中心,在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有条件的扶贫村分别建设1个试验示范基地,由合作社组织贫困户严格按照富硒食用菌标准化技术规范组织农户生产, 2018年每个试点村发展富硒食用菌种植棚5—10栋,2019年50—100栋,2020年150—200栋。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中卫市富硒食用菌产业扶贫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农牧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扶贫办分管副主任、市农牧局分管副局长担任,成员由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农牧局局长、扶贫办主任组成。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相关工作,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研究协调有关重大事项。同时,成立由宁夏万齐集团、宁夏硒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市、县(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要负责人、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服务工作组,负责做好技术服务指导工作。

  (二)加大政策扶持。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政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基础上,紧盯富硒食用菌标准化体系建立、品牌推介、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研究出台务实、管用的配套扶持政策,统筹整合闽宁合作、扶贫车间、扶贫工厂、科技项目、离土扶贫政策,支持富硒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产业扶贫新突破。

  (三)强化督查考核。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将推进富硒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作为各县(区)、各部门(单位)富硒产业发展、打造“中国塞上硒谷”的考核指标,确保各项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级人民政府督查室要切实加强考核监督,适时对各县(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通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