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市政府(办)文件

| 字号: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索 引 号:
640501001/2024-00181
文  号:
卫政办发〔2024〕22号
发布机构:
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部门: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有 效 性:
有效
生成日期:
2024年05月31日
标  题: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卫市2024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卫市2024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

卫政办发〔2024〕2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现将《中卫市2024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中卫市2024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


2024年,全市服务业发展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服务实体经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为发展方向,着力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以推动现代服务业品质化、数字化、融合化、绿色化为主要任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坚持扩量与升级并重、传统与新兴协同,加快补齐短板,实施一批夯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重点工程,激活现代服务业发展动力,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坚实支撑。

2024年计划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58.5亿元,增长8%以上,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2%。力争新培育创建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3个,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新增规上限上企业及大个体56家以上(沙坡头区30家、中宁县20家、海原县6家)。服务业新设市场主体数量占比80%以上,从业人员规模稳步提升,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服务业缴纳税收比重达到45%以上,吸纳就业人员比重达到50%以上。

一、推进现代服务业品质升级

(一)打造服务业特色品牌。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广泛开展品牌宣传推广工作,引导消费者认可、信任优质品牌。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推广战略,围绕文化旅游、商贸流通、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重点领域,推动服务业品牌建设,培育自治区服务业品牌化试点项目5个以上。不断提升特色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老字号品牌培育,打造一批“宁夏老字号”“中卫老字号”服务业企业,培育生活性服务业品牌5个左右,打造以产品、企业、区域品牌为支撑的品牌体系。(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市场监管局、商务局、旅游和文体广电局)

(二)推进服务业标准化。推进服务业对标达标创标提标,探索研制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服务业标准, 逐步形成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的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鼓励行业协会和企业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在养老、家政、物业服务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制定一批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鼓励各地区培育一批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示范性企业,建设一批生活性服务业“领跑者”企业。出台普惠性生活服务机构(网点)认定及支持办法,实行统一标识、统一挂牌。(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民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卫生健康委)

(三)提升服务业质量水平。针对住宿餐饮、旅游、家政、养老、托育、电商、检验检测机构等重点领域加强服务质量提升。推行服务质量认证、标识制度,推动服务行业诚信化、职业化发展,引导企业推行质量责任首负承诺。支持行业商协会加强质量自律,发布行业服务质量和安全报告。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全方位、多角度、便利化服务。(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商务局、旅游和文体广电局、民政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

(四)发挥平台载体作用。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进高水平内陆开放。依托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枸杞产业博览会等国际国内展会平台,积极支持鼓励组织我市企业参展,为企业搭建更多对外展示和洽谈商机,提升展会贸易促进水平。(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商务局)

二、提升服务业数字化水平

(五)夯实数字领域基础。打通中卫—上海跨域直连网络,建成投运中国广电(宁夏)数据中心项目一期等数据中心7个,开工建设中国联通数据中心项目四期等数据中心7个,标准机架达到12万架。统筹推进新算力、新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和深度应用,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检测技术装备研发应用。(牵头单位:市数据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管局,中卫工业园区管委会)

(六)构建数字化产业链。加快国家枢纽节点和交换中心“双中心”建设,打造算力产业链,建成“东数西算”示范、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国家级数据供应链培育“三大基地”。强化“链主”企业培育和产业链协同发展,鼓励“链主”企业向中小微企业开放资源,提升协作配套水平。积极发展数据供应链、供应链金融,以数据流引领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招引行业知名企业10家以上、绿色节能设备和信息安全服务创新创业企业8家,创建“东数西算”示范样板企业5家。跟踪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的新动能、新产业、新模式,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卫星大数据等新兴数字产业。以数据交付为牵引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融合发展数据加工、数据清洗、数据标注、数据集成、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推送等算力产业。打造3个大数据应用场景,中卫数据中心集群影响力大幅提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数字信息产业产值增长30%。(牵头单位:市数据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

(七)深化数字赋能增效。大力推进“数转智改”,助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导工业企业优化工艺流程,实现各生产环节的智能协作与联动,推进数字化车间等建设;重点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融合应用,切实解决企业在能耗管控、安全巡检、企业管理、生产质效等领域问题。2024年,力争培育自治区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3家。依托中卫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国家、自治区平台联通能力,引导各行业部门根据应用场景,跨层级、跨行业、跨领域申请使用数据。探索推动国家、自治区数据向基层回流,赋能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和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数据局)

三、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八)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实施沙坡头南岸康养度假中心、沙漠主题度假中心等16个旅游项目,办好“青春漠漠搭”沙漠营地文化旅游消费季等50项节事活动,提升大漠黄河(沙坡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能级。做足“旅游+”文章,发展房车营地、露营旅行等新业态,丰富田园综合体、沙漠之夜等新模式,拓展数据中心游、古村落游等新线路,挖掘冬季游、博物馆游等新潜力,鼓励夜间经济、草根赛事、路边音乐会等新热点,深入开展“文化大篷车”“千名文艺志愿者下基层”“送戏下乡”“四季村晚”等惠民活动300场次以上。打磨提升《丝路驿站》《沙坡头盛典》《遇见沙坡头》《三个女红军》等精品剧目,讲好中卫黄河文化、红色文化故事。全年力争游客人数、游客旅游花费均增长15%以上。(牵头单位:市旅游和文体广电局,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九)提升物流业辐射带动能力。以创建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为契机,落实落细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物流业发展政策,围绕智慧物流、物流基础设施、冷链、仓储等领域策划储备一批项目,补齐物流设施建设短板。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推进中卫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中卫工业园区储配煤中心、中宁县大宗商品物流交易中心(嘉里宁夏陆港)等项目建设,推进铁路专用线进企进厂进园。加快大宗货物“公转铁”“散改集”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提升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降碳。加快物流行业节能减排,大力推广物流标准化设施设备循环公用,推进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无害化发展,支持新能源车辆在城市货运配送领域应用。(牵头单位:市口岸和投资促进办,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中卫工业园区管委)

(十)激活商贸业发展活力。鼓励企业开展连锁化、品牌化经营,推动跨界融合发展,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直播电商、社区电商、新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实体商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数字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便民生活服务圈功能更加完善,中卫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大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加大招引区内外重点内贸流通企业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辐射范围广、竞争力较强的国内知名流通主体,在中卫设立连锁门店等。完善创业城、四季鲜等大型批发市场物流服务功能,力争中卫市被列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推动传统餐饮住宿企业集聚发展,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发展绿色饭店。持续开展“宁夏老字号”“宁夏优品”认定、宣传和推广工作,推动“老字号”进商圈、进街区、进景区。(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十一)强化金融业支撑保障。充分发挥银行主渠道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有效信贷投放,在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有所突破。强化普惠金融服务,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提升融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以核心企业增信为基础的金融服务。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持续深化金融支持用水权、土地权、山林权、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改革,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发碳排放权、用能权、山林权、知识产权、合同能源管理与合同节水管理未来收益权、农业生态补偿收益权等质押融资业务。鼓励地方法人银行积极使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推动绿色信贷投放实现较快增长。结合全市重点建设项目,主动对接有效信贷需求,增加有效金融供给,全力支持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到2024年末,金融业增加值增速达到6%左右,贷款增速取得较大提升。(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十二)推动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坚决贯彻“房住不炒”要求,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满足城镇居民多层次的住房需求。引进实力强、信誉好的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打造环境优美、智能化程度高、物业服务好的中高档改善型住宅小区。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提供定制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尽快化解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加快“智慧小区”建设,提升全市住宅小区数字化、智慧化水平。(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十三)推广普惠健康服务业。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市人民医院加快三级甲等医院能力达标,公立医院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加快区域诊疗中心和重点专科建设。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实施智慧医疗惠民工程。优化全人口信息数据库、加快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建设、规范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全面开通线上就医便民服务应用,推动电子健康码应用全面落地。实施养老托育保障工程。大力发展普惠托育,创建优质服务托育机构。开展老年心理关爱、口腔健康、营养改善、“两病筛查”工作,加大康复治疗专业队伍建设,扩大老年护理服务供给。进一步巩固深化“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强化督查,深入实施母婴安全、健康儿童、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等行动计划。(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四、培育新兴服务业发展壮大

(十四)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鼓励新兴服务业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新兴服务业与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聚焦网络科技、健康养老、绿色环保、文化旅游等产业,引导新兴服务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组织相关企事业单位申报和实施与新兴服务业相关的科技项目。支持新兴服务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示范企业等科技型企业。加大对新兴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力度,培养推荐新兴服务业的科技领军人才,柔性引进科技创新团队。充分发挥“科技支宁”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作用,鼓励支持新兴服务业企业与东部地区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区内外先进技术,推动新兴服务业科技的产业化进程。(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数据局、生态环境局、民政局、旅游和文体广电局)

(十五)加强专业服务业建设。检验检测服务方面。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标准物质、检验仪器设备、检测技术方法和标准的使用。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检验检测机构。提升检验检测认证公信力,加强监督管理,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搭建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培育建设自治区级枸杞、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质检中心。生态环保服务方面。培育壮大生态环保产业,力争尽快形成经济效益显著、产业链完备、上下游配套的生态环保产业集群;培育壮大2家技术领先、管理先进、信誉度佳的环保龙头骨干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供需对接、品牌建设、绿色金融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人力资源服务方面。落实促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加强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和诚信体系建设,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促就业行动,到2024年底,遴选认定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6个、金牌劳务中介组织10个,培养劳务经纪人300名,推动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

(十六)促进电子商务与会展业健康发展。依托中卫电商谷、中卫市数字电商协会、新媒体电商孵化基地等平台,培育打造一批电商超能团队和网红直播达人,带动本地特色产品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社群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鼓励企业大力发展电商应用,培育打造特色电商品牌,做大流量规模,提高电商销售占比,实现全年网络零售额增速10%以上。建设“中卫优品”线上线下销售专区,带动更大规模、更广市场农产品网络销售,建成乡镇商贸中心14个、乡镇寄递物流示范站10个以上。推动数商兴农,赋能乡村振兴。巩固升级区域性会展品牌3个以上,重点培育一批地方标志性品牌会展,开展枸杞产业博览会、中卫房·车文化节、旅游节赛为主的会展活动,鼓励开展“云展览”“云会议”等线上会展活动,进一步提升展示、宣传等方面的效果,促进线上线下办会办展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展会项目数字化转型。(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数据局、旅游和文体广电局)

(十七)促进服务业企业发展壮大。组织认定、发布一批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龙头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建立“准规上”服务业企业发展名录库,用足用好自治区对首次升规入统企业扶持资金,鼓励符合条件的个转企、小升规、工业企业内置服务业剥离等企业尽快入规入统,不断扩大服务业发展规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服务业项目储备库。在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现代商贸、信息服务等行业持续谋划储备一批单体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力强的服务业项目,力争常态化储备服务业产业项目100个以上。各县(区)分别储备现代服务业项目20个以上。(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旅游和文体广电局)

五、增强服务业融合化质效

(十八)促进服务业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结合城市更新改造,支持利用存量房产和工业用地转型发展服务业,焕发老城区发展活力。加快补齐县城服务业发展短板,完善产业平台配套设施、冷链物流设施和农贸市场,提升县城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力。依托重点小城镇和特色小镇,培育以商贸农贸、特色餐饮、乡村文化旅游为内核的特色集聚区。到2024年底,培育创建各类服务业集聚区6个以上。(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旅游和文体广电局)

(十九)深化服务业与制造业支撑带动。聚焦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重点产业园区共性需求,加快建设生产服务支撑平台。在新材料、装备制造等行业建立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项目库,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大力推进企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应用;推广主辅分离,支持支持工业企业将生产流程中仓储物流、贸易营销、研发设计等非核心业务分离或外包,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市场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培育创新能力强、知名度高的“产品+服务”型制造企业,培育1-2家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扩大示范企业的示范、引领、辐射效应。(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

(二十)推进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健全农业信息数据库,打造科技资讯、信息服务、人才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农村信息服务水平。加快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应用。围绕设施农业、农机作业、病虫害监测等领域,重点在枸杞产业、奶产业推行物联网应用,开展产业发展预警监测和行业经济分析,提升农业作业和服务智能化水平。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商务局、旅游和文体广电局)

六、强化保障促进工作落实

(二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好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牵头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定期碰头研判会商,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和分析预判,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分析研判和推进落实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十二)强化项目带动。开展服务业品质提升、数字赋能、融合发展、绿色发展、扩大开放五大行动,实施服务消费引领、就业创业促进、科技创新突破、人才引领驱动、经营主体培育、平台载体支撑、区域协同集聚、配套设施提升八大工程。开展服务业项目联合谋划,高效推进服务业项目实施,进行清单化、动态化管理,增强项目对服务业新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

(二十三)加大要素保障。统筹用好中央资金、自治区预算资金等,积极吸引社会投资,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共同支持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探索实行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质押等多种融资方式,引导各类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服务业企业支持力度。根据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用地供给方式,对服务业重大项目、骨干企业和集聚区, 给予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倾斜。

(二十四)完善统计监测。要进一步拓展服务业监测指标和范围,健全监测分析和定期发布制度,探索开展大数据平台统计监测与分析。要加大监测业务能力学习和培训,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统计监测,定期发布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开展服务业发展动态、政策导向、模式培育、机制创新等方面分析研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效果评价实效;加大服务业宣传推介,提高企业和公众参与度。

(二十五)强化监督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健全服务业提质增效考核评价体系,将其纳入各县(区)、各部门年度效能目标考核范围,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定期督办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向市政府报告进展情况。对落实不力、差距较大的进行通报批评,对严重滞后、多次通报的进行约谈问责,切实推动我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图文解读:

政策解读《中卫市2024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